以博萃德为新起点,教育家王殿军再出发,助力大湾区教育创新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3-04-29 21:02

广州博萃德学校总督学兼荣誉校长,王殿军作为清华附中原校长在广州又多了一个头衔。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从国内教育到国际教育,多年在教育领域深耕的王殿军深知,好的教育的本质是点燃。广州博萃德学校地处大湾区交通枢纽中心的番禺,学校携手战略合作伙伴周大福教育集团、英国百年私立名校博耐顿(Benenden School),以“全人教育”为理念,让孩子为未来做好准备(Be Future World Ready)。

鸟瞰图.jpg

学校鸟瞰图

王殿军将如何在广州博萃德学校的舞台上施展,把多年的教育沉淀在大湾区教育发展高地释放?

交谈.jpg

谈起教育理想,王殿军兴致勃勃。

培养领导力实为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王殿军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提出教育要“为领袖人才奠基”,那么他眼中的领袖人才具备什么特质?

“领导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王殿军认为,自我管理包括生活管理、学习管理,跟人打交道、处理事情的能力,和世界建立起友好的相处关系。

“教育要为领袖人才奠基,这是我在清华附中就提出来的,所谓的领袖人才并不是要当官。”王殿军解释道,学校培养孩子的领导力,其实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领军人才。“我经常跟学生讲,我可以允许你们不杰出,甚至不成功,不卓越,但是我不能够接受,你们没有追求,你们不去努力。”

做实验1.jpg


王殿军认为,领袖人才的特质就是要有强壮的身体、强大的心理、坚韧不拔的精神、全面的素养能力、博大的胸怀和眼界、高远的理想、成就自我并服务社会的意识。“这些特质与博萃德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勇敢坚毅、博大包容、成长思维、各从其志、勤思善悟、同理共情、出类拔萃、德行高雅。”

基础教育应量体裁衣

王殿军的另一项重要职务,是清华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他还肩负另一个重责:逐步构建中国天才儿童的培养方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回答“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国际教育特色学校跟公办学校走的路径有何差异”这个问题前,王殿军强调了两点:一是要明晰科学教育与学科竞赛的各自指向;二是我们提倡的科学素养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

学校中央大街.png

学校中央大街效果图

对于前者,王殿军作为教育者和家长这两重角色,有着尤其深刻的体会。他曾因叫停女儿的奥数课走红网络,对奥数,王殿军直言并不适合所有人。“不仅是奥赛,还有类似奥数这样的学习,如其他学科的超前学习,并不适合每个孩子,甚至很可能会毁了真正的好苗子:“一个小学生,去学初中甚至高中的知识,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大多数人的出发点是为了给中考和高考预留更多的复习时间,然而天才的鉴别在国际上是个非常严肃科学的事,如果真是一个好苗子,会给他提供适合的培养方案,然后由专门受过训练的老师给他上课。天才的目标不是在中考高考中拿高分满分,他们今后是要去解决世界难题,拯救人类命运。”

创新中心展览大堂.png

学校创新中心展览大堂效果图

“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就想到搞学科竞赛。”王殿军表示,其实学科竞赛本质上是一种更难、更深的学科教育,和科学教育绝对不能画等号。学科竞赛是小众化的,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适合,而我们提倡的科学素养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有的学生因为参加学科竞赛而过早地把自己限制在某门学科的专业学习领域,整体的科学素养反而下降了,这不是个好事情。

创新中心机器人.png

学校创新中心机器人空间效果图

当然从最理想的教育形态上说,所有学生都值得被单独照顾到,“教育应该有量体裁衣的功能。”

演艺中心.png

学校演艺中心剧场效果图

黑盒剧场.png

学校演艺中心黑盒剧场效果图

演奏大厅.png

学校演艺中心演奏大厅效果图

在王殿军眼中,未来对孩子来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完全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而在“博萃德四维课程体系”中,他看到了希望。博萃德核心课程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发展优秀的双语双文能力,为未来升学海内外高校做好充分准备;校本课程帮助学生做好国际课程准备,实现全面发展;拓展项目重点帮助学生培养个人兴趣,挖掘独特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好的教育本质是点燃,实现途径是全面发展

有着多所学校创建经验的王殿军认为,无论是国内教育还是国际教育,好的教育本质上是有共通点的,这个共通点就是“点燃”。

他表示,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个更好的自我,甚至是更伟大的自我,每个孩子身体里都一定有一个自我,作为家长和老师,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帮助他们释放出那个伟大的自我,所谓好的教育本质是‘点燃’。”

小学部图书馆.jpg

学校小学部图书馆

“我们孩子未来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时候,需要一个全面的思维。”王殿军指出,当孩子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的时候,身边会有来自不同学校,不同背景的人,大家一起打交道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人无论待人接物,还是思考问题、处事的方式都让人觉得“怪”,好像总跟人聊不到一块去,那么这个“怪”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他在中小学阶段没有接触全面素养的教育。“所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教育,共性的东西就是为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做的一个准备。”

 “孩子就应该全面发展”,这个观念一直镌刻在王殿军的脑中。在清华附中当校长时,他几乎逢人便说,在学校只抓三件事:抓体育,抓科技,抓艺术”,却唯独不提“抓学习”。

体育中心.png

学校体育中心

他认为,有些东西如果在最佳敏感期没有得到锻炼,那是无法去弥补的,比如语言,比如音乐,比如运动的身体协调性。好奇心最重的年纪,掌握要领很快,一旦过了这个年纪,再去学唱歌、练投篮,已经是“夹生饭”了。

壁球.png

学校壁球馆效果图

游泳.png

学校游泳池效果图

健身.png

学校健身房效果图

王殿军坦言,没有哪个国家不注重孩子学习好,但是这不是唯一的,不能以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来换取单一的高分数,一定要在两者间取得平衡。培养孩子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就如同打造起宽广平稳的金字塔底座,将来才能更高更强。

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

由高等教育下沉到基础教育,王殿军深谙两者间的衔接。“不要以为考上大学就是学习的终结,近年来也有不少名牌大学的学生由于不适应高校的学习而中途退学,或者挂科从而无法毕业,很大部分原因是学生习惯于基础教育的学习方式,而这一方式无法应用到大学,导致学生一进入大学便无所适从。”

4.jpg

王殿军

如何通过积极探索教育内容与课程的创新及教与学方式的创新,帮助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前便开始为未来做好准备?王殿军认为要做好三方面:

首先,教育内容与课程的创新需要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如广州博萃德学校以面向未来的全人教育为理念去设计内容与课程,培养适应未来的关键素养。

其次是教与学方式的创新。学包括小组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教则要关注个体,因材施教,每个人课表都不一样,不要过去的填鸭式教学,要注重启发,概念式教学。

最后,学校面向未来育人,就意味着培养学生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逐渐转为以能力提升为中心,尤其是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这样才能驾驭未来。

宿舍1.jpg

学校宿舍

宿舍2.jpg

学校宿舍

宿舍3.jpg

学校宿舍公共活动区域

未来的教育将指向何方?在王殿军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履新广州博萃德学校后,这个梦想越来越清晰:他希望未来能打造一系列具有世界水准、中国特色且被国际认可的世界级学校。“我知道这个想法极具挑战性,首先需要打造一个‘样板校’。”王殿军坦言,广州博萃德是自己新的教育理想的起点。

“时代发展到今天,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出现,相比学习和记忆知识,能力的掌握更为重要,尤其是创新能力。”王殿军说,广州博萃德学校的教育理念是“面向未来的全人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以中国国家课程为核心,强化STEAM、AI、语言文化、艺术、体育、主题探究等特色课程,同时为学生量身定制四大独立特色项目,即成长规划(QUEST)、文化书院(Culture Academy)、人文AI(AI for Humanity)、工作世界(World of Work),让学生他们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Be Future World Ready)。

做实验.jpg


任职清华附中校长期间,王殿军就极为重视通过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如今,他也会把相关实践经验带到广州博萃德学校。

“在学校引入人工智能,让孩子通过研究机器人更好地理解智能和人类自身,让孩子学会如何和机器人打交道。“王殿军介绍道,创新中心在博萃德学校总体规划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配备了量子计算机、3D打印机等高精尖设备,将开设AI与编程、AI与创新、量子AI、机器人、木工、服装设计等课程,通过项目式、探究式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

创新中心.png

学校创新中心效果图

站在新的教育起点,王殿军想得更长远。地处大湾区重要区域位置的博萃德,有着战略合作伙伴周大福教育集团及合作伙伴英国博耐顿学校提供的全方位支持,合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开启教育新可能。

“从国家战略上来讲,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对外开放的高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合和创新。“王殿军认为,世界上没有哪国的教育是绝对最好的,大湾区有着很好的包容性,国际上的一些好的教育理念融合到大湾区,将带给孩子们更多元的选择。

“广州博萃德学校是我教育理想的新起点。”王殿军称,希望以广州博萃德学校为起点,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

 

广州博萃德学校

今年9月正式开学

首年招生小学和初中段学生

学校近期将举办多场活动

扫码报名预约参加活动

二维码1.jpg

                                                                      推广

编辑:梁艳燕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