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体验,两驱价格”,长城不仅仅要“打价格战”?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汽车
原创2023-06-02 16:41

日前,长城汽车全面推出全新Hi4技术,其主打的“两驱价格享受到四驱性能”卖点,是否能帮助长城在新能源主战场重拾话语权,让人关注。有业内人士称,在此新技术加入战局后,市场竞争格局也有望发生改变。

“省掉”一个电机带来的技术进化

长城汽车全新Hi4技术,早在两个月前就已露出真容。只不过当时长城并没有对自家这门黑科技的细节进行太多曝光,反倒是将重点放在了倡议肃清汽车舆论环境方面。随着首搭Hi4技术的枭龙MAX正式上市,长城汽车再次将Hi4这枚重型炸弹扔向国内混动市场。

据了解,全新Hi4在底层构型、控制逻辑、油电动力协同、智能能量管理等方面均实现了革新。过往市场上串并联构型混动双电机只有两驱,目前串并联构型混动双电机主要集中于前桥,而Hi4采用三动力源双轴分布的混动“新构型”,让前轴单电机在不同工况下,可以分别实现发电和驱动两种作用,在不增加造车成本和用户购车负担的情况下,打造串并联四驱电混架构,拓宽了用户出行场景。

长城扔出Hi4这枚重型炸弹,四驱等价平替两驱背后的逻辑442.png

而且,全新Hi4还实现了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的新突破,通过毫秒级监测频次,快速对前后轴扭矩进行分配及动态调节,实现智能前后轴0:100-100:0扭矩分配,能够更好地应对“低附着路面、爬坡、高速转弯、脱困越障”等几大生活中常见但不易通过的场景。

为了满足全场景的驾驶需求,机电耦合传动系统还可以实现发动机直驱近全速域的工况覆盖。与此同时,通过独创的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全新Hi4还可以实现“3擎9模”的动力模式灵活切换,覆盖了市区驾驶、市区急加速/爬坡,高速巡航以及高速加速/爬坡等多种工况场景。

全新Hi4采用热效率高达41.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传动效率98%的前驱动总成、电机效率96.5%的后驱动总成等一系列的高效硬件配置,并通过智能能量管理系统与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相互搭配,可在不同场景工况下智能切换到更适合的工作模式,并进行精细化动力控制,达成整车系统能耗大幅降低,而且能量回收模式也进一步细化,从而实现更低的油耗表现。

因此,在驾驶体验上,有Hi4加持的新车,具备雪面坡道起步、爬坡能力更强,低附着路面不打滑不失控,高速过弯高极限、驾驶更自信,连续过弯循迹性好、驾驶更轻松,陷车场景脱困更强等六大场景驾驭优势,有效降低了用户在各种路面的驾驭难度。

长城不仅仅要“打价格战”

其实,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要使产品达到四驱能效,直接在后桥加一个电机,技术上难度并不大,但意味着成本增加。在现有混合动力产品中,兼顾强性能、高效能已经带来一定的挑战。同时还要实现终端低价,实施难度无疑倍增。相比于市面上大部分电混技术,全新Hi4通过技术手段在不增加电机以及造车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串并联四驱电混。很明显,长城推出全新Hi4的目的,就是直接把传统四驱车的价格打压下来。

根据美国道路安全局IIHS的一项调查显示,SUV车型每160亿公里死亡人数,两驱车的死亡率是四驱车的2倍。另一项统计显示,在35万以上车型中,四驱车型的销量占比高达95%;而在新能源混动车型中,四驱车型整体会比两驱价格贵2万-3万元。只要有充足的购车预算,多数人会优先购买四驱车型。而当首款搭载全新Hi4技术的枭龙MAX公布价格后,人们发现,其售价并没有因为“四驱”性能而溢价。

长城扔出Hi4这枚重型炸弹,四驱等价平替两驱背后的逻辑1386.png

要知道,今年一季度开启的车市价格战,已经重新建立定价体系,尤其是定义智能、性能、豪华、舒适的标准,所对应的产品价位正在不断下探。与此同时,采购链条上的碳酸锂电池价格正在持续回升。

可以说,车企已经面临一个两难抉择:简单粗暴地将“原材料涨价”压力转嫁至终端消费者身上,必然对品牌口碑带来不良影响;倘若车企单方面承压,又很可能要直面巨大的盈利压力。因此,比起动不动就对车价进行调整,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成为个别车企突围的路径。

比起新能源市场上,分别手握成本优势以及全产业链布局的两大巨头,如何利用好技术升级夺得定价权,这不仅是长城汽车,也是其他车企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地方。从这个角度看,此次长城全新Hi4技术的推出,以及接下来普及情况如何,也将对行业竞争格局造成深远影响。当“全民四驱”的那一天到来,无疑整个价格体系又将出现巨变。届时,只能通过“降价”求存活的车企,无疑生存空间将面临进一步压缩。

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

编辑:李美钰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