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赫尔松地区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遭到破坏。9日,南都记者了解到,据俄、乌两方发布的消息,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垮塌后,事发地和受波及的第聂伯河两岸地区共有超6000名居民被转移。
乌克兰南部赫尔松地区在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遇袭后,当地街道被洪水淹没。
赫尔松当地政府称,卡霍夫卡水电站爆炸引发的洪水,导致赫尔松地区四个定居点的部分天然气管道关闭,水库周边21口水井的水位严重下降,赫尔松市内129个变电站关闭。由于变电站被淹电力短缺,市内17个自流井、至少5个污水泵站无法正常运作,导致一些地区居民没有供水。
此外,洪水导致第聂伯河沿岸多地居民区水井水位下降,变电站被淹,污水处理设施无法正常工作,居民的供水供电等面临困难。乌克兰航运管理局局长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卡霍夫卡水库地区水位下降,第聂伯河的航运将无限期暂停。
据悉,救援人员不断用小艇救出被洪水围困的灾民,有部分获救者身体已十分虚弱。受卡霍夫卡水库水位下降影响,赫尔松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扎波罗热州和尼古拉耶夫州的相当一部分地区面临供水中断。有参与救援的志愿者表示当地的饮用水已严重污染,即使与皮肤接触也很危险。
另外,在战区清除地雷和其他爆炸装置的非政府组织指出,由于洪水泛滥到地雷埋下的战区,专家无法进行排雷工作,部分地雷也随洪水漂流到其他地区,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对居民构成严重威胁。
针对乌克兰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遭到严重破坏等有关情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6月8日表示,“中方对有关设施被破坏表示严重关切,对由此造成的人道、经济和生态影响深感担忧。我们呼吁所有冲突当事方遵守国际人道法,全力保护平民和民用设施安全。当务之急是有关各方应为缓解现地局势、共同应对灾难作出努力。”
汪文斌说,“中方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为缓解乌人道局势发挥建设性作用。我们提出了关于乌克兰人道局势六点倡议等中国主张,并向乌方提供了多批人道主义物资援助。中方愿继续在这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
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水坝遭袭,俄乌局势走向何方?
俄乌冲突即时连线
即时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