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税”驱动、“破圈”协作,广州税务如何办好税惠事?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06-17 17:09

南都讯 “这个办税点集成了广东省电子税务局、V-Tax远程可视化办税平台、广州税务12366智能咨询、智慧社保等常用功能,基本上实现了全量缴税业务的办理。”6月15日,在广州市荔湾区芳村茶叶市场的“荔税服务云驿站”便民办税点,税务专员这样向南都记者介绍道。

“荔税服务云驿站”仅有一台自助办税终端机,却成为芳村茶叶市场内的商户和企业便捷办税的“好帮手”。广东东和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纳税服务体验师谢静就表示,如今,从完成收购业务、同步获取资料,到办理代开发票业务,全程不超过10分钟,大大降低了办税成本。

而在花都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办税服务厅,“社保+医保+税务”一厅联办服务备受市民认可。“以前办理医保参保,我要先到医保窗口打印清单,再到税务窗口缴费,跑完一趟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现在不用两边跑,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办完,非常方便。”市民陈先生说。

“智税”驱动、“破圈”协作,税收征管改革的两个重要方向,已成为近年来广州税收治理的重要关键词。近日,南都记者先后走进荔湾、白云、花都、从化等区,近距离体验广州税务改革成果。

智慧税务打通办税“最后一公里”

质检查验、打包装箱、编号分类……走进位于芳村茶叶市场的广东东和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可看到员工们井然有序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货架上摆满的已装箱的茶叶产品,即将随车运往全国各地。穿过打包区,便可进入芳村茶叶市场的“荔税服务云驿站”便民办税点。

“荔税服务云驿站”是广州市荔湾区税务局在芳村茶叶市场设置的便民办税点,集广东省电子税务局、V-Tax远程可视化办税平台、广州税务12366智能咨询、智慧社保等常用功能为一体,辐射市场内业户近400户,实现了非接触式业务“一机通办”。

在屏幕上选择发票办理功能,实名认证后通过扫描或U盘上传资料凭证,等待后台工作人员线上审阅处理。相关回单凭证传输到终端机后便可直接打印,全过程用时不到10分钟。而以往,芳村茶叶市场里的商户到办税服务厅办理业务,综合交通、排队等时间成本,最快也要1小时才能完成。

“我们公司业务量大,需要从全国各地收购茶叶,但其中能够获取发票的不足三成。”谢静表示,“‘云驿站’省去了客户和供应商跑办税大厅代开发票的功夫,体验非常舒适。今年来公司收购茶叶发票获取量同比明显提升,4-5月代开发票金额约110万元。”

“针对类似东和茶叶推出交易软件的茶叶企业,税务部门推出了相关服务,可将相关交易软件内的发票开具信息一次性导入自助办税终端机,让办税人员无需额外操作,实现畅通无感的办税体验。”据税务专员介绍,通过“云驿站”打造群众身边的“微税厅”,不仅大大提升了商户企业办税缴费的便利度,也有助于税务部门进一步优化零散税源管理。

“云驿站”聚焦税务服务需求前端,后端由“云税厅”起保障作用。南都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州税务部门致力依托“云税厅”建设,将办税服务厅移动至家门口,打造“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云窗口”,有效解决纳税人“最后一公里”的办税问题。今年1-4月,全市“云税厅”总业务量达2265万笔。

微信图片_20230617150356.jpg

“智税Call”同样是广州税务部门打通办税“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工具。“您好,您经营的广州市白云区松洲粤昌盛五金建材商行是定期定额户,税务机关已自2023年1月1日起,调整您的每月核定经营额,请问您是否知晓?”近日,广州市白云区松洲粤昌盛五金建材商行的经营者康先生接到了这样一通电话,这正是由广州市税务局推出的“智税Call”语音外呼。

据税务人员介绍,“智税Call”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按照税务机关设定的前置条件、通过大数据智能筛选呼叫对象并生成任务,主动对纳税人发起语音通话。税务部门根据个体工商户日常开票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对其核定经营额进行调增,并通过“智税Call”发起提醒服务。

“税务部门通过这种智能方式及时告知调增定额,提醒我们要足额存款,让我们大大减少了涉税风险。”康先生对“智税Call”的智能贴心服务点赞道。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智税Call”已实现新开户纳税人涉税辅导、发票政策辅导、纳税人户籍管理、办税员信息核查辅导及税收政策宣传等功能,1小时内可完成近2千户纳税人的宣传辅导,上线以来,已开展智能外呼服务188批,呼叫成功率达91.7%,大大提高了纳税服务效率。

“破圈”协作构建税收共治“同心圆”

打造高效便捷的纳税服务还有赖于日益扩大的税收共治“朋友圈”。走进位于花都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办税服务厅,不少市民在咨询窗口、等候区排队等待办理业务。“我们将税务、社保、医保三部门的办理专窗放在了同一层楼,且设置了相应的联办转接窗口,如市民有同时办理多项业务的需求,可通过工作人员在后台转接业务,有效解决缴费人‘两头跑’、耗时长的痛点、堵点。”花都区税务局税务专员表示。

据介绍,为解决群众社保缴费“便利办、一次办”的实际需求,广州税务部门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会同人社、医保等部门建立专窗联办协作机制,对税务、社保、医保三部门关联业务实行“一厅联办”,累计可办理相关业务超26条;对延缴人员延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等业务实行“一窗通办”;对“高频”咨询业务提供“一窗告知”,切实降低缴费人办事成本。

微信图片_20230617150345.jpg

针对近年来社保费征缴争议的数量与日俱增,广州税务部门还创新推出了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联合处置中心:由地方政府牵头主导,税务、人社、信访、司法、公安等多部门协作参与,对于存在争议的案件,由街道召集部门迅速集结成“最小应急单元”化解矛盾纠纷,形成“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广州特色的社保费争议“一站式”处置新模式。

“以前社保补缴时遇到劳动争议的问题,我们要多次跑税务、人社、劳保等部门,费时费力,现在,我们只要去镇街的联合处置中心反映问题,很快就可以解决诉求”。通过联合处置中心解决社保补缴的问题的诉求人李先生感叹。原来李先生于2017年1-3月期间于某公司工作,当时公司以试用期为由未为其缴纳社保费,随后李先生想补缴回这三个月社保费时,被公司以年代久远、劳动关系不清晰等原因搪塞。无奈之下,李先生前往广东省首个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联合处置中心——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社保费征缴争议联合处置中心寻求帮助。

税务部门接到诉求以及劳监中队完成劳动关系确认工作后,第一时间联系涉事企业,要求其携带劳动合同、工资发放银行流水等资料前往办税大厅尽快办理补缴,并对有关补缴流程、金额等问题进行解说,在涉事企业提交补缴申请的两天后,税务部门完成审核并发放了缴费通知书,企业当日完成清缴。李先生从提出诉求到完成社保补缴用时仅4天。

利民有温度,惠企有力度。以税授信、以税促信、因信获贷,正成为广州许多小微企业的融资新渠道。“近期,我们公司获得了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花都分行纳税贷发放的纳税信用贷款100万元,非常感谢税务部门和银行的便利服务,让我不用两头跑就能立即获得贷款,”广州锦彩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远春高兴地表示,这笔贷款极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帮助企业更有信心加足马力生产建设。

南都记者了解到,为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近年来,广州税务部门积极携手金融机构开展“银税互动”,形成多方合力,不断加大纳税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将无形的“信用”转化为有形的“信贷”。数据显示,广州市“银税互动”项目开展以来,已为逾13万户次纳税人累计投放贷款金额1300亿元。

据悉,下一步,广州税务部门将不断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从纳税人缴费人需求出发,持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让社会各界积极融入税收治理体系,助推营商环境新发展,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梁思华 实习生 潘竞儿 通讯员 杨锐轩

图片:通讯员提供

编辑:梁思华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