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是中国青年节,2023年“深圳十大杰出青年”获奖名单也在这一天出炉。主办方公布10位“深圳十大杰出青年”和20位“深圳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暨“深圳好青年”。百果园集团常务副总裁焦岳被推选为“深圳好青年”,成为深圳优秀青年代表。
百果园集团常务副总裁焦岳
百果园集团常务副总裁焦岳被推选为“深圳好青年”
从生鲜电商品牌一米鲜创始人,到百果园集团常务副总裁兼零售事业群总裁,锐意创新是焦岳这位“深圳优秀青年代表”的鲜明特质。从生鲜赛道投身至更聚焦的果业新征程,焦岳持续不断为“新零售”命题带来创新变革的同时,也在用“新农贸”的思维为农产品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解答。
中国果业迎来何样发展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可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渠道品牌化与农产品品牌化,其意义又在哪?南都·湾财社对话百果园集团常务副总裁兼零售事业群总裁焦岳。
缘起
都有一个“水果强国”梦
互联网技术咖与田头新农人的另类相遇
一切要从2015年的夏天,第一场碰面开始说起。
彼时的焦岳刚从互联网大厂离开,凭借新零售的敏锐触觉与此前积累的经验,创办了“一米鲜”,同时开启前置仓的先河。要知道,这可是日后风靡生鲜电商界的一大运营模式。但角力日渐红海的生鲜赛道,焦岳对自己在供应链、尤其上游种植经验的不足,一直感到焦虑。
直到百果园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余惠勇的出现。与焦岳言谈快、思维快、追新求变的“大厂特质”形成鲜明反差,本就靠水果品种改良及贸易起家的余惠勇,更慢得下来。在首创水果连锁这一新模式外,农学科班出身的余惠勇还有一个更贴切的身份,田头新农人。
“第一次见面,余董(余惠勇)花了大概一个小时给我讲解,梨的改良问题。包括有机肥怎么使用,甚至疏果的那把剪刀为什么造型特殊、还要用海外买的,他很有兴趣给我解释了这些事情。而这些知识和能力恰恰是我欠缺的。同样,余董对于新零售乃至果业发展的一些判断,我们也出奇的一致。”焦岳回忆道。
在两人看来,水果长期来看一定会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品类,因为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考虑,水果一定是要先看先闻先尝再买,线上线下一定是紧密结合的。“余董(余惠勇)当时有个很独特的判断,他觉得水果是最能够商品化的生鲜产品,因为它在中国餐饮中不用经过烹饪就可以直接吃,这非常能说服我”,焦岳讲道。
随着话题不断深入,等到第二次、第三次的会谈,两人都对共同的“水果强国梦”有了更细致的构想和框架。“我们都希望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好。以奇异果品牌佳沛为例,佳沛真的是新西兰特别自豪的一个名片,但为什么中国就没有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国民级水果品牌呢?”焦岳反问,他指出全球每年产500万吨的奇异果,中国产的300万吨占去约六成,虽然佳沛的产量比中国少得多,但产值却远远大于中国的企业,这很值得中国果业去反思。
从零售端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聊到采后端的分级分选,渠道品牌化与农产品品牌化,成为二人构建“水果强国梦”的关键章法。
2015年,百果园进入全面提速模式,这一年百果园全国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同年,百果园开始引入外部投资。2015年上半年,百果园完成4亿元A轮融资,由天图投资领投,广发信德、前海互兴等机构跟投,创下彼时水果零售行业最高融资纪录。
2015年,百果园开启全面提速模式。
机遇一:
新零售加速渠道品牌化
除了连锁拓店,率先开启“水果新零售”的新命题
不断突破线上线下边界性难题
一拍即可,那就从最擅长的做起吧。
本就行家出身,又爱钻研互联网运营、人力配置算法模型等硬科技,2016年,焦岳带着一米鲜的百人团,正式加入百果园的大家庭。而这第一步,便是为这个已在线下密集拓店、深耕水果连锁14年的企业,率先插上线上新零售的翅膀。
“现在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当时都是很大的创新突破,当中有不少关于线上与线下的边界性问题,需要不断拆解和协同”,焦岳讲道。
比如,人、 货、场、加盟模式等四大维度中的“货”。水果要做新零售的前提,商品的标准化是关键的一步。过去,门店加盟商的“一盘货”都只有线下库存的概念,消费者看到的水果也是按个或者按斤计算的整果,具体到每个水果可能也会有大小不一、规格不同的情况。
而去到线上开售,除了商品要标准化,线上库存也必须与线下售卖情况实时匹配。在上架到线上三方平台之前,焦岳把加盟商的“一盘货”细化成400至500个SKU(商品最小的出库单位)。“要知道消费者在百果园下单,它的货不是来自集团的大仓,而是各个门店。比如说线下的库存,它就只够卖两个小时,但我线上依然可售,这就很容易发生有消费者已经到店了,付出了沉默成本,但是却被告知卖完了的情况。构建安全库存,一旦触发,线上货物就下架,这就非常重要”。在焦岳看来,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很多边界性的场景都需要重新设计新的决策逻辑。
基于此,2016年百果园就构建起门店全场景的能力,消费者不仅可以享受线上即时达、次日到店自提的服务,也有了一致的线下零售体验。在“人”的维度,全面实现会员权益的数字化,百果园的“三无退货”售后在线上也有了瞬间退款的新体验;在加盟模式的数字化管理上,2020年,百果园开发了百果秘书的电子应用。相较于过往主要由督导经理来沟通,现在的加盟商可以在应用界面,看到每笔订单的销售毛利、成本、培训指引以及预警信息等。
水果新零售3.0
AI应用成果业渠道优化关键,人力数字化调配依然是挑战
从2016年上线百果园APP、在三方平台上线即时达任务,到2020年引入数字化新工具、让区域门店更好可以参与中心式运营,如今的百果园,在焦岳看来,已经正式迈入水果新零售3.0的阶段。
“从2022年底开始,百果园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引入了更多智能的工作。基于机器学习的AI应用,对于未来果业渠道品牌优化,意义重大。”刚结束海外会议,焦岳很兴奋地表示与全球领先数据管理分析公司RELEX达成战略合作,百果园也是其在中国的第一个合作伙伴。
所谓订货定价定天下,在零售界尤其是对水果这样的短保商品,订货的准确性尤其关键,这也是在为之后的采销协同打下重要基础。而积极引入RELEX为代表的智能算法工具,基于对采销数据的深度学习,可以让加盟商用更轻松的方式得到更具价值的订货参考。“很多水果保质期较短,容易损耗,订货订多了会形成不必要的浪费,拉升成本;但订货订少了,原本单店日均过万的销售额最终受限止步于八千,又会损失创收的机会。”
而在焦岳看来,未来零售业的一大挑战,在于人工成本的上涨。预期每年3%的人工上浮,门店效益的提高必须要用到智能手段。而回到目前焦岳一直在统筹优化的人力智能配置版块,他坦言“还有进步的空间”。
“就以大家目前习以为常的水果拼盘为例,我们花了快三年时间让加盟商接受拼果的概念。明明都是卖水果,做生意,加盟商会觉得为什么要这么耗时耗力,去挑这么多种水果,还要搞清洗、切块、拼配、包装,很划不来。等到真到接受果拼热卖了,百果园也需要帮助加盟商解决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分配人力。总不可能门店员工全部去处理线上订单,对于到店消费导购等工作全然不顾。”人力协同的彻底数字化,在焦岳看来需要人工智能的辅助。
在焦岳的愿景里,未来员工会收到手机发来的提示,精确到几点几分处理线上订单、具体需要什么时候做哪个步骤,都会清晰告知。而这套系统,已经在内测阶段。在百果园如今5600余家全国门店,不少单月线上订单可突破6000,平均一天处理200个。为员工告别高峰期的手忙脚乱,正成为真实写照。
机遇二:
同步发展农产品品牌化
为中国果业带来“弯道超车”新机会
中国农业新态势:二十年要走出欧美农业百年发展路
走入田头种植、深入果业供应链,在百果园的这八年,让焦岳在当初求快求变的“大厂气质”外,多了几分农人慢下来的韧劲。从渠道品牌化,走向农产品品牌化,在焦岳看来,是百果园需要做、必须做以及率先做的事情,也是中国果业实现“弯道超车”要抓住的机遇。
“过去这二十年,中国上游的种植发生着巨大变化。从散户自种到强调集体化的合作社,再到现在的品牌管理公司,可以说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变革都在同步进行。而反观海外发达国家,基本上都会有专业的分工,比如whole foods 代表着美国有机食品的渠道品牌,新奇士则是美国橙子的产品品牌。这是因为其现代化农业经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缓慢历史,先有产品品牌变革,再有渠道品牌诞生。而这在中国,这样的同步阶段,也让渠道品牌化和农产品品牌两条腿走路,成为现实”,焦岳分享。
猕宗
从诞生起,百果园就在深耕产品变革。2001年百果园成立。不过一年时间,百果园就在海南种植了改良款蜜瓜“金镶玉”,直到今天百果园子公司海南王品依旧是这个品种最大的种植型供应商。
从自己种植到打造生态,百果园一直在寻求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2017年,作为百果园集团继续布局上游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战略,由农业部指导、百果园联合多个技术型企业牵头成立优果联公司。通过优果联输出技术标准和专业人才,每年都有上百位“技术专家”,从这里去到上游各大基地。扎根乡村、深耕土地,这些“新农人”常常一驻扎就是八到十年。
从可媲美国际品质的国产高端猕猴桃品种“猕宗”,到红芭蕾草莓、良枝苹果,一个个极富消费口碑的国产爆品,开始出圈。
预期三年推动打造百个产地仓
广东果卖全球,湾区要成为水果产品品牌试验田
如何抓住中国果业发展的新机遇?在焦岳看来,今天整个水果行业要彻底剥离过去低买高卖赚价差的商业模式,转向打造产品品牌的新思维。第二,随着消费口碑发声渠道多元化、传播速度加快,服务质量也变得更加关键。第三,坚持长期主义。要相信中国的消费、好的产品一定会卖出好的价格,要愿意在上游种植更多投入。“实际上,现在的农二代、农三代,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这是可喜的变化”。
在广东茂名,由百果园认证的圣女果产地仓,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采后分级筛选。茂名,作为国内圣女果的优势产地,聚合着拥有千亩良田基地的大型种植商,也有不少农散户参与其中。和过去农贸批发市场,把大果小果堆积一处、纯靠经销商们现场“淘”不同,产地仓对果品有统一的分筛标准,细至如何清洗、相同个头的水果应该如何摆放果蒂等都有要求。
这既方便了中游采购分销,为下游消费者买到品质果、消费提质升级做出贡献,又可以反向规范上游种植,推动产地种植标准化。如今,走进华东农产品集散市场,来自广东茂名产地仓的圣女果已经高度覆盖片区的高端果市场。未来三年内,百果园希望推动落地100个这样经过标准认证的产地仓。
“粤港澳大湾区虽然不是主要的作物产区,但这里也有圣女果、荔枝、黄皮、油柑、芒果这样的优势水果,其二这里作为中国的创新高地,大湾区历来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窗口地区,也吸引着不少海内外人才聚集,更是消费畅旺之地。未来,湾区在果业发展上可以探索更多新范式,广东果可以从这里卖向全国乃至全球;而结合科技创新与消费名片的优势,广东不仅是果业渠道品牌化的发源地,也可以为农产品品牌化贡献更多技术力量。”焦岳表示。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盈珊
编辑:陈盈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消费掌门人
新消费观察
湾财荟之“对话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