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7月14日,公安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依法严厉打击走私违法犯罪的工作措施及成效。
据海关总署缉私局局长孙志杰介绍,缉私部门近年来依法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助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以来连续7年组织开展“蓝天”专项打击行动,对货运渠道藏匿、伪报、瞒报、倒证倒货以及绕越设关地等走私行为,实施不间断、高密度、集群式、全链条打击。2017年以来,全国缉私部门共侦办固体废物走私犯罪案件1978起,查证各类涉案固体废物659.9万吨,“洋垃圾”走私得到有效遏制。
孙志杰介绍,“洋垃圾”在运输、储存或加工处理过程中,其本身的有害物质及其夹带的病菌,或焚烧处理产生的废气体(如二噁英)会对土壤、水、空气造成不可逆的污染,对人民身心健康带来危害。2017年以来,国家持续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压减固体废物进口许可额度,缉私部门重点打击倒卖许可证和废塑料、废五金、废纸、废纺织品、废矿渣等“洋垃圾”走私犯罪。2021年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政策实施以后,缉私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配合,综合运用刑事、行政两种执法手段,坚持有案必查、露头就打。
此外,海关总署不断巩固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部门建立的打击走私联席会议制度,发布敦促走私废物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公告,56人慑于法律威严从境外投案自首,较好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良性统一。推进打击走私国际执法合作,在世界海关组织倡议发起6次“大地女神”打击固体废物和消耗臭氧层物质走私国际联合执法行动,查获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走私案件,由我国提出的建立和完善全球打击固体废物走私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下一步,缉私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开展“蓝天”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常态化机制,积极推动地方政府主动承担反走私综合治理主体责任;密切与检、法机关的沟通协调,加大案件指导,发挥司法协作合力;继续加强打击固体废物走私国际执法合作,坚决将“洋垃圾”封堵于国门之外。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