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还有哪些痛点?国家发改委答南都:破解信用修复难题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5-05-20 11:55

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5月20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5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就优化营商环境的情况回答了南都记者的提问。

据了解,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向国内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营商环境优化的进展成效,颇受关注和好评。

图片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

对此,李超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机手,近年来,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营商坏境整体向好,政务服务更加便利,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市场竞争更加公平,企业权益保护更加高效,这些在《报告》中都有所体现。《报告》中列举了不少案例。比如,我们大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超过90%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一网通办”“只进一门”“一线应答”的做法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能。又比如,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截至2024年底,近381万户小微经营主体纳入工作机制的推荐清单,清单内82.7%的经营主体获得银行新增授信,78.8%获得银行新增贷款,通过机制建设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小微企业。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李超说,我们也看到,企业、群众对市场准入、融资增信、信用修复等领域营商环境建设还有很高期待。接下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聚焦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

据李超介绍,放宽市场准入方面,我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快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同时,还将指导各地针对新领域新业态,制定更加符合实际、具有前瞻性的准入标准,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提高准入效率。

强化融资增信方面,重点破解企业“贷款难”、银行“不敢贷”问题。我委将会同有关方面,继续用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精准做好银企对接;强化信用信息共享,深入开展“信易贷”工作,为扩大信用贷款规模提供支撑。

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方面,重点破解政务失信、合同履约不到位等问题。我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健全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完善政府拖欠行为认定标准和失信惩戒措施,强化合同履约跟踪核实,将政府签订和指导签订的合同履约情况归集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破解信用修复难题方面,此前信用主体需要向涉及信息公示的多个部门提交信用修复申请,修复流程和标准不尽相同,修复结果也难以及时共享。我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构建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推动信用信息集中统一公示,实现“‘信用中国’一口受理、全线上办理、全流程跟踪”,对完成修复的信用主体及时停止公示信息、移出失信名单、依法依规解除相关惩戒措施。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