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公益传播十讲》:一份互联网时代公益实操指南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07-17 20:55

当今社会,公益的落实与传播有了更广阔的手段与天地,公众所讨论的“公益”也不再仅仅是扶危济困。数字时代的到来,让“人人公益”“指尖公益”理念得以传播和落地。善要人知,是为扬善,互联网时代下,公益组织该如何做好传播?旨在回答这一问题,《公益传播十讲》一书近日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公益书封.jpg

《公益传播十讲》,曹轲主编,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2023年6月。

《公益传播十讲》致力于提升公益行业、公益组织和公益从业者的“公益五力”,即传播力、数字力、创新力、领导力、政策力,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本书由资深传媒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暨南大学文本实验室主任曹轲主编。本书基于2022年暨南大学公益数字人才培训课程内容整理,课程依托暨南大学的侨校优势、南方优势、学科优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可谓是公益慈善组织在数字化、智慧化转型道路上的一份实操指南。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教授为该书作序,他指出,互联网时代的公益,特征尽在一个“新”字,因此,公益传播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历久弥新。这就对公益行业、公益组织和公益从业者,在公益传播力、数字力、创新力、领导力和政策力的“五力”提升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南方日报社原社长范以锦评价《公益传播十讲》一书时认为,互联网技术背景下跨越时空、大众可随时随地参与的大公益事业,将公益事业践行者、受益者、管理者、研究者紧紧维系在一起。本书对此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总结,对公益精神的培育和如何以新的理念和良好的方式践行公益活动,提升公益事业的价值,都具有借鉴意义。

本书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公益传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见解,比如在“公益领导力”方面,书中指出公益项目主导者不再局限于政府、企业、公益组织,每个公民都可以成为公益活动的发起者、传播者、参与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公民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公益传播的影响。

公益十讲.png

《公益传播十讲》的部分内容。

《公益传播十讲》书中的主讲人包括刘涛、谷虹、曹轲、唐攀、周如南等学者,也包括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会长顾作义、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常务副会长郭洁莹、马云公益基金会理事王帅、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刘琴等公益组织一线的高层人士。少有地集合了腾讯公益、阿里公益两大机构一起探讨互联网公益,也成为本书的一大亮点。

编辑:刘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