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56亿港元的代价出售奥园健康29.9%股份给南粤星桥后,中国奥园从奥园健康的单一大股东,变成奥园健康第二大股东。
在过去两年亏掉超400亿元的中国奥园,正在积极处理重组事宜。
7月18日傍晚,中国奥园公告披露,出售奥园健康29.9%股份的相关交易已经完成。至此,南粤基金及星桥国际联合成立的投资公司南粤星桥成为奥园健康的单一大股东,中国奥园继续持股24.68%,为奥园健康第二大股东。
中国奥园在今年7月2日发布的《内幕消息》公告中指出,“于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考虑根据市场情况和资产运营情况逐步出售部分境内及境外资产……”,由此或可见,中国奥园的瘦身行动,或许刚刚开始。
从单一大股东变第二大股东
5个月前,今年2月16日晚间,奥园健康正式宣布,出售29.9%股权予南粤星桥。
就该笔买卖,彼时中国奥园公告称“估计亏损约4476.6万港元”。而之所以亏本割售,实为中国奥园变现部分非地产投资,降低集团债务水平,以利于集团之离岸债务重组。
事实上,这笔交易的代价仅为2.56亿港元。根据公告,南粤星桥方面已经支付该项交易款的六成即1.536亿港元,剩余四成款项即1.024亿港元将由南粤股权投资基金支付,将于10月16日之前打入指定账户。
从奥园健康今年5月发布的2022年业绩公告可见,奥园健康2022年的总收入为约人民币16.3亿元,同比减少约3.11亿元,减少16.1%。物业管理服务及商业运营服务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约88.6%和11.4%。其中,物业管理服务分部收入为约人民币14.44亿元,较去年减少约13%;商业运营服务分部收入为约人民币1.85亿元,较去年减少约34.2%。
截至2022年末,奥园健康的净资产约为9.92亿元,权益回报率约为18.2%。
就今年出售奥园健康,业内人士称,作为中国奥园整体债务重组的一部分,通过公开招标程序出售所持有奥园健康股权,有利于变现中国奥园持有的非地产领域投资,改善集团流动性资金,降低公司有息负债。而引入南粤基金及星桥国际也能够为中国奥园提供财务资源、有价值的投资建议及意见。同时,南粤星桥入主,可提升改善奥园健康的资本结构及业务发展,有助于奥园健康复牌交易,恢复正常业务经营及市场信心。
上市四年,从“宠儿”到“弃儿”
时光倒流几年前,前述的出售所获得的2.56亿港元于中国奥园简直不值一提。
彼时,中国奥园才是资本市场上的风流主角。奥园健康,也是其除却地产之外,最大力拓展的业务之一。
奥园健康成立于2000年,于2019年3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其在发展商业运营、物业管理的同时,也深耕智慧社区服务、城市生活服务等。
奥园健康高光时刻,发生在大约上市一年后,其大手笔的买买买,让一众同行望尘莫及。
2020年3月,奥园健康收购连天美5%股权;4月至5月,耗资14.449亿元分别买下京汉股份29.99%股份、收购乐生活智慧社区服务集团80%的权益、收购宁波宏建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65%股权;9月,又欲以6.97亿元收购盛妆医美持有的连天美55%股权,并于2021年3月签署协议,布局医美业务板块。
但伴随时间进入2021年11月,中国奥园集团爆出经营陷入困境,奥园健康也成为最先被割舍的业务之一。这年11月,中国奥园拟将奥园健康55%的股权全部卖掉,以缓解中国奥园面临的流动性问题。
奥园健康从“宠儿”到“弃儿”的背后,是中国奥园在“涉险”以来,积极自救的有力举措之一。
包括出售奥园健康29.9%股权在内,今年以来,中国奥园已引入四家合作企业,而且都是国企央企类别。另外三家分别是:以5.84亿元出售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翠微旧村改造项目60%的股权予山东颐养健康集团,中国奥园仅在其中保留40%股权;与西安航投科创控股集团在西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陕西区域为起点,在品牌引入、项目合作、商业运营、战略投资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度战略合作;在北京与央企中国黄金旗下中金国测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优先协作奥园在广州货值逾百亿的旧改项目等。
中国奥园及奥园健康有望近期复牌
可以看见,自2022年4月1日双双停牌以来,中国奥园及奥园健康一直奔走在积极自救、复牌路上。
继今年5月初奥园健康补发2021年、2022年中期、2022年业绩报告后,在今年7月初,中国奥园也补发了此前三份业绩报告。从财报可见,在2021年和2022年,中国奥园分别亏损354.88亿元和84.96亿元,两年间的亏损总额超400亿元。由于还款违约以及交叉违约,截至2022年底,奥园的流动负债已超过流动资产。
在补发全部业绩报告的同时,中国奥园也官宣境外债务重组实质性进展,与主要债权人小组签署境外重组支持协议。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奥园还披露中长期的“瘦身”还款计划,表示于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考虑根据市场情况和资产运营情况逐步出售部分境内及境外资产等。
中国奥园方面人士透露,奥园健康此前已正式向香港联交所提交复牌申请,而中国奥园方面亦正积极按照港交所复牌指引要求有序工作,均有望于近期复牌交易,回归良性发展经营轨道。
今年以来,从3月中旬佳兆业复牌;4月中旬融创中国复牌;6月中旬朗诗绿色管理复牌等等,让一众房企及公众看到曙光。不过,截至目前,仍有10多家房企及关联企业仍在排队复牌中。如果中国奥园能按其计划在9月底前完成复牌,无疑也将为当下楼市播撒更多正能量。
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永芬
编辑:李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