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检查!对无证行医“零容忍”

南方都市报APP • 龙华大件事
原创2023-07-25 09:51

为进一步突出普法效果,强化执法监督,同时为进一步规范龙华区医疗市场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7月20日,龙华区司法局联合龙华区卫生健康局,开展了第十一期《龙华“执”播》行动。此次行动由区卫生健康局执法人员胡安冬、杨平依法开展无证行医执法检查,深圳市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房福元、袁侃、储萍萍来到现场监督指导,龙华区人大代表徐海岚全程参与执法监督。

547x407_64be42281dfaa.jpg

警惕无证行医,查验证件仔细辨别

记者了解到,常见的无证行医行为主要包括未取得或者使用无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所备案凭证》的机构开展诊疗活动,以及未取得医师资格和执业资格的个人开展医疗活动。

执法人员表示,是否存在无证行医主要通过检查机构及其中的人员开展的行为、使用的设施和设备,来确定该机构是否开展了诊疗活动;查看机构是否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证》;查验医疗从业人员的《医师执业证书》及《医师资格证书》。

据悉,政府部门每年都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无证行医教育宣传,医疗机构在开办时,卫生健康部门会要求医疗机构将相关资质悬挂在显眼位置。如果医疗机构开展了诊疗活动但不能出示上述证件证书,市民可以拨打12345向卫生健康行政监管部门举报。同时,市民也可以向其他专业人士、患者或当地社区咨询医疗机构的声誉和信誉,或者通过在线评论、社交媒体或口碑来了解医疗机构的口碑和评价。

执法人员强调,无证行医对普通市民的危害非常大。一是无证行医的人员缺乏正规的医学教育和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能使用误诊、错误的治疗方法或操作,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二是无证行医的环境和设备可能不符合卫生标准,容易引发交叉感染和并发症;三是无证行医人员可能存在流窜作案,如果出现问题,患者难以维权,造成患者的经济和身体双重损失。

依法监管,保证群众就医安全

根据举报线索,执法人员集结后迅速前往大浪街道一家在卫生监督系统上未能查到相关备案信息的场所进行无证行医排查。抵达该场所后,执法人员立即检查了场所内是否存在医疗废品及行医相关物品。经过询问,该店及相关人员未持有《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店家表示,此店只出售牙齿护理等相关物品,门口的牙科挂牌是以前就存在的,一直未清理。

548x409_64be42281e824.jpg

在进一步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场所内存在一次性牙镊、牙模、一次性口腔器械盒、患者登记记录本等指向无证行医的线索。“这些物品很明显指向了无证行医,尤其是这个诊医记录,不属于口腔护理店应该做的行为。”执法人员现场书写了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决定书,对搜查到的物品进行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并张贴公告告知周围居民,对当事人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如果经过后续调查发现该场所确实存在非法行医的行为,将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对其进行处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执业活动的,由卫生健康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没有违法所得、违法所得无法确定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549x412_64be42281fe3c.jpg

随后,执法人员一行来到附近的某口腔诊所,查验该机构的《诊所备案凭证》和《营业执照》,并查看医师工作证、医师资质,以及医疗废品室、清洗室、消毒室等相关场所。检查发现该诊所具备有效的《诊所备案凭证》,现场执业医师也取得了《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检查完毕,执法人员总结称:“今天检查了一家涉嫌非法开展口腔诊疗行为的场所,通过对现场的检查和对当事人的询问,初步查实该机构未取得医疗执业许可开展了诊疗活动,现场已对该场所张贴公告,以提醒周围居民。后续,我们将继续调查取证,取证完毕后将依法处理。”

“今天执法检查的主题和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关,很有教育意义,后续可以继续引导大家正确辨别合法、合规的医疗机构。”龙华区人大代表徐海岚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潘莹瑜  通讯员 刘楚芬

编辑:潘莹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