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机非混行”,广州中山八环岛非机动车过街路径有新变化

南都N视频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3-07-26 16:34

在广州城市道路上,要如何有效解决非机动车“无路可走”、机非混行等难题?奥一新闻了解到,为进一步提高道路利用率,解决市民群众关注的交通问题,近日,广州交警对中山八环岛非机动车道环岛微循环优化改造,打造更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

中山八环岛非机动车过街路径新变化

中山八环岛位于荔湾区西北部,由珠江大桥、黄沙大道、南岸路、中山八路、铁路高架桥等组成的环岛,是连接荔湾老城区、大坦沙岛和芳村地区的重要干道,非机动车出行需求高,但环岛内部缺乏连续畅通的非机动车过街通道,机非混行现象严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对此,通过多次实地调研,结合该路口的交通特性,广州交警会同荔湾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共同研究,提出了非机动车道环岛微循环的过街优化方案。

本次改造主要体现在非机动车过街路径的环岛微循环、四个新变化”一是“新通道”,改建下沉环岛东西两侧部分人行道为非机动车道。

960x540_64c09caab20ed.jpg

东侧下沉人行道改造前

1080x599_64c09caab29ad.jpg

东侧下沉人行道改造后

1034x562_64c09ce375505.jpg

西侧下沉人行道改造前

1080x608_64c09ce375e21.jpg

西侧下沉人行道改造后

二是“新宽度”,通过调整车道断面,拓宽非机动车道,并设置机非隔离栏。

非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前后.jpg

非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前后

非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前后2.jpg

非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后

三是“新开口”,开通珠江大桥下桥位第二条出口道。

1080x589_64c09d5876c84.png

珠江大桥下桥位新出口道改造前

1080x596_64c09d5862e62.jpg

珠江大桥下桥位新出口道改造后

四是“新规则”,规划了7块非机动车等待区,设置非机动车过街通道,并配套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灯,形成非机动车道环岛微循环,有效解决了非机动车“无路可走”、机非混行、等待空间不足、信号灯指示不清等问题。

640.jpg

规划了7块非机动车等待区,设置非机动车过街通道

据了解,该改造措施已完工,请广大交通参与者根据道路实际标志标线指示通行。

全面优化提升交叉口慢行系统

近期,广州交警重点围绕交叉路口慢行系统的完善和整体通行效率的提升,精细研定优化方案,通过调整路口布局、优化车道分配等,逐步完善路口非机动车过街通道,减少机非混行,改善通行秩序。

今年来,广州交警已实施“双微改造”点位15个,优化解决各类交通问题80余处。经第三方机构评估,各改造节点交通规范有序,通行能力显著提升。接下来,广州交警将持续深化推进交通“双微改造”,助力广州激发“老城市,新活力”,打造更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出行环境。

采写:奥一新闻 卢若情

通讯员:交宣

编辑:卢若情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