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张学友,从今年6月开始进行“张学友60+巡回演唱会”。8月13日,他巡演来到马来西亚,在举办第三场演唱会时,突然在台上跌倒,随即起身继续献唱。
事后张学友表示,自小就有耳水不平衡的问题,几乎每年都会发作一次,当天开演前半小时突然开始头晕,但见到观众都已经坐好,所以继续演唱。
许多人为张学友的敬业点赞之余,不禁疑惑:“耳水不平衡”到底是种什么病?为此南都记者采访了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焦粤农主任医师。
张学友巡回演唱会
波动性听力下降?
可能是梅尼埃病
根据现场视频和张学友先生自述的病程表现特点:自小发病、患有“耳水不平衡”、约每年一次,与“梅尼埃病”的发病特点很相似。焦粤农分析,本次演出前发作,应该是与紧张疲劳有关。
梅尼埃病,民间俗称“耳水不平衡”,因为该词通俗易懂表示病理特点,广为大众接受,医生在给病患讲解时也常用到该说法。
张学友演唱会现场
他介绍,梅尼埃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内淋巴管机械阻塞与内淋巴吸收障碍学说、免疫反应学说、内耳缺血学说等。
通常认为,梅尼埃病的诱因包括劳累、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睡眠障碍、不良生活事件、天气或季节变化等。
患者发病时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或耳闷胀感。焦粤农指出,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患病率约(16-513)/10万不等,发病年龄通常在40-60岁,其中女性患者数量高于男性患者,比例约1.3:1。部分梅尼埃病患者存在家族聚集倾向。
反复发作眩晕、听力下降?
良好治疗可以20年不发作
为什么眩晕与“耳水不平衡”有关?焦粤农提到,人耳不光能听声音,还能控制人的平衡,感受惯性,稳定眼球看清目标的功能。
耳蜗负责听声音,其中的液体为“外淋巴”;前庭负责平衡,感受惯性,眼球稳定功能,其中的液体为“内淋巴”。二者成分不同,当因某种因素导致内淋巴过多,压力增加,出现膜迷路积水,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前庭膜破裂。反复的前庭膜破裂,会导致弹性消失,出现永久破裂,听力及前庭功能最终不可逆下降。
焦粤农特别提出,梅尼埃病因为其可能导致听力和前庭功能永久损害,所以它是一种能致残的疾病,值得大家关注。
“梅尼埃病适当治疗、长期控制,可以尽量延长发病间歇期,缩短发作期,尽量不影响生活和工作。通过治疗,一些患者可以达到20多年不发作。”焦粤农说。
他建议梅尼埃病患者日常注意:
① 低盐饮食,每日用盐量尽量不超过2.5克;
② 注意休息,避免疲劳;
③ 避免刺激食物;
④ 适当饮水,饮水量不宜太大;
⑤及时就医,坚持用药;
⑥建立适当期望值。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实习生 章嘉伊
编辑: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