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咏春》旋风吹进羊城,8月18日至20日,三天五场连演,场场爆满,首场演出结束后,掌声雷鸣,观众直呼,谢幕欢呼声快要掀翻广州大剧院的屋顶。
《咏春》自今年3月启动巡演,这部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的原创舞剧,从深圳出发一路势如破竹,走过北京、上海、长沙、武汉、郑州、成都、南京、天津、青岛、哈尔滨等全国20多个城市,共演出70多场,场场火爆,一票难求。有影响有市场,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舞剧《咏春》为什么能?
8月19日,“《咏春》与岭南文化的‘双创’表达”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就“咏春现象”展开热议,探讨它火爆出圈的密码。
以中华文明、岭南文化为本
深挖地域文化中的“根”与“魂”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舞剧《咏春》的一大亮点,就是其独特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双非遗”题材。舞剧《咏春》自2019年启动策划时就确定了要从岭南文化中汲取灵感。广东省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曾在舞剧《咏春》创作推进会上要求,《咏春》创作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让岭南文化焕发新活力”,要“活化活用咏春这一岭南珍贵的传统文化品牌”。
四年多来,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组织下,主创团队扎根岭南大地,深入挖掘岭南文化,开展实地创作采风、研讨座谈20余次,逐渐确立了“双非遗”“双场景”“双线索”的创作方向。
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表示,“通过舞剧《咏春》,把传统文化、非遗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这种群众创造的智慧以及精神价值很好地挖掘出来,可能也是这个剧能够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岭南美学和岭南武学精神的诠释,让传统内核得到创新表达,是《咏春》对于地域文化遗产中的“根”与“魂”更深层次的挖掘。据主创团队代表分享,为做到舞武结合的视觉美感,特别邀请咏春拳及螳螂、八卦、太极、八级等拳法非遗传承人对演员开展系统指导,不断反复训练,让表演既表现出武术寸劲,又有舞蹈的韵律。
“经典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过许多打磨。”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詹双晖说,正是因为如此,《咏春》才能将市民文化的“烟火气”生动淋漓地表现出来,才能展现出浓郁的岭南风情和大湾区艺术特色。此外,它还有鲜明的文化主题、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传递的温文尔雅的价值观,以及扬正气、扶弱小的民族精神,也是岭南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内核。
“以舞融武”
让舞剧“潮”起来、“燃”起来
2022年底,《咏春》借助B站元旦跨年晚会,震撼“破圈”。今年5月,它又惊艳亮相华表奖颁奖典礼舞台,随后又在“国际之夜”上,收服多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代表的赞美与青睐。短短几个月时间,“咏春”现象,已成为文艺界人士不断提及的高频热词。
广东省武术协会副秘书长杨晓立说,“我第一次接触舞剧《咏春》,就是在B站跨年线上晚会,大受震撼。脑海中只有一个字,就是‘潮’。这是我从事武术行业最想达到的一个效果。区别于传统武术,舞剧《咏春》更接近竞技武术的展现形式,在美感和专业程度上更进了一层,好看、劲道十足,更容易让年轻人喜欢。”
“潮”是《咏春》能够“燃”起来的密钥之一,直接视觉体现在于采用了“以舞融武”创新表达形式。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广州歌舞剧院董事长、国家一级演员史前进说,《咏春》的创作是一场创新之旅。如今文艺作品找到破圈点不容易,《咏春》以“戏中剧,剧中戏”“以武展舞”的形式,以武术重新创造了舞蹈语汇,找到了一个好的切合点、破圈点,可以说是剧本给编导(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原战士文工团副团长、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一级演员刘晶则表示,一部好的作品,立意要高尚,价值观要高尚,人物情感要有深度和广度,还要有超越性,这些《咏春》都具备,才能用舞剧的舞蹈语汇,明确呈现东方的美,用新潮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带给观众。
孵化机制够包容
传播手段够新锐
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绝非易事,《咏春》之所以“有所成就”,冯双白指出,首先是创作者要对传统文化心怀敬畏,戒骄戒躁地潜心创作。其次,一定要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
不仅创作者、投资者需要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管理者也一样。冯双白认为,舞剧《咏春》的出圈、破圈与其背后的孵化机制密切相关。“在创作阶段,出品方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给予创作团队高度的信任、充分的自由、大力的支持,无论是选题还是剧本创作、编排等,都让我们放心大胆地去做、去尝试。”
冯双白说,“等到作品正式上演后,出品方又积极组织、策划全方位的融媒报道,借助新媒体助力传播效应最大化。这是导演做不到的,也是作为编剧的我做不到的。而在演出过程中,还持续组织研讨会,不断地提意见、修改、完善。”
对此,刘晶也深表认同,“在演中修、修中演,提升了作品的品质。深圳重视文艺创作,充分给到艺术家平台发挥。”
因为够包容,才够“潮”、够新,这类以传统文化为创作内核的舞剧才能吸引更多年青一代的关注和喜爱,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领导表示,“影响年轻人,就是影响未来。‘咏春’现象破圈也离不开年轻人的影响,在我们借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传播形式,推动岭南文化‘双创’成果被需要、被看见、被传播,为文艺作品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才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绽放光彩。 ”
采写:南都记者 吴凤思
编辑: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