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七夕节有什么传统习俗?”“穿针乞巧、七夕观星、储七夕水......”一场温馨甜蜜的七夕活动在一问一答中缓缓拉开帷幕。8月19日,“见证不老爱情,定格幸福瞬间”——唐家社区爱在七夕主题活动于珠海高新区唐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价值观。
“见证不老爱情,定格幸福瞬间”——唐家社区爱在七夕主题活动现场
知七夕习俗、诵爱情古诗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上,主持人将七夕节的传统文化知识娓娓道来。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在珠海本地,过七夕也有独特的习俗,例如浸冬瓜水、摆花街等。其中,“摆花街”指的是每年七夕这天,在繁华的珠海金鼎下栅墟,商贾举行一年一度的“摆花街”活动。这天,商女(未婚者)将亲手刺绣的花鞋、团扇、枕巾、枕袋、背带心等及一篮鲜花和培植的一盆秧莳摆放在自己的商铺门口展示......这些自古流传的习俗和故事,台下的夫妇们听得津津有味。
主持人介绍七夕节的传统文化知识,台下的夫妇们认真听讲
随后,主持人接连抛出有关七夕传统文化的问题,台下夫妇们踊跃举手抢答。“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七夕的别称?”“小儿节!”主持人笑着问:“还有其他答案吗?”“中元节!”“答对了!”志愿者们为答对的夫妇们送上精美礼品。这轮趣味抢答,不仅活跃现场氛围,还加深了大家对七夕节日的认知。
抢答环节
抢答环节结束后,一曲婉转悠扬的背景音乐响起。“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台下的20对夫妇们纷纷坐直身板,跟着主持人齐声朗诵关于七夕节的古诗词。一首词毕,一首诗起。身着粉色连衣裙的周女士挽着丈夫张先生的手臂走上台,二人含情脉脉地对视着开口朗诵,“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一声声饱含感情的朗诵,都是夫妇之间爱意的含蓄表达。与此同时,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浪漫。
周女士和丈夫张先生一起朗诵
玩互动游戏、讲爱情故事
营造甜蜜浪漫的氛围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此次活动中,“你画我猜”互动游戏、爱情故事分享等环节让现场的甜蜜氛围拉满。
在“你画我猜”互动游戏中,在场的夫妇们一人在白板上绘画,一人猜成语。即使画得再抽象难懂的,但也难不倒夫妻之间几十年相濡以沫培养的默契。“心心相印”“郎才女貌”“金童玉女”等象征美好爱情的成语全都被猜中,夫妇们的感情也在小游戏中变得更融洽亲密。
“你画我猜”互动游戏
常言道,“50年金婚、40年红宝石婚、30年珍珠婚、20年瓷婚”……参加活动的这些夫妇们都已相爱相伴几十年,可谓情比金坚、只羡鸳鸯不羡仙。
在爱情故事分享环节,结婚52年的赖奶奶和唐爷爷羞涩地分享了他们的爱情故事。时间回溯到1971年雨雾蒙蒙的春天,年方二十二的赖奶奶在广东阳江认识了比她大十岁的唐爷爷。尽管年龄有差距,但赖奶奶还是很快就被唐爷爷勤恳踏实、温和包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跟着他嫁到了珠海唐家。婚后这么多年,唐爷爷一直是主动干家务活,从没和赖奶奶红过脸吵过架。对此,赖奶奶骄傲地笑着说,“我这辈子没有嫁错人!”
结婚52年的赖奶奶和唐爷爷上台分享爱情故事
“我本来没有报名参加活动,后来想到结婚已经50多年了,还是来见证一下爱情吧!”赖奶奶和唐爷爷幸福地表示,两人的关系是“你成就我、我成就你”,非常知足能一路相伴到老。
来自江苏泰兴的一对夫妇是30年珍珠婚,与赖奶奶、唐爷爷的和睦不同,这对夫妇不仅在日常中经常打情骂俏,还以“吵架”为乐。阿姨幽默地说,“我平常无聊的时候,我就找他吵一下架、再跟他和好,多有意思啊!”
一则则羡煞旁人的爱情故事分享结束后,志愿者为在场的20对夫妇拍摄了温馨浪漫的情侣照。叔叔阿姨们对着镜头羞涩比心,仿佛又回到了初识的那一年,青葱时代甜蜜的一幕幕不禁浮现于眼前。
志愿者为在场的夫妇拍照
拍摄之后现场打印照片,现场的夫妇拿起照片欣赏
活动的最后,还有夫妇上台表演才艺和情歌对唱。社区还为大家送上定制的七夕蛋糕,寓意甜甜蜜蜜的生活和爱情,大家品尝着蛋糕,畅聊着当下幸福和谐的生活,笑得更甜了。
表演才艺和情歌对唱
“珠海是一座非常文明、宜居的城市,不仅风景优美,人文情怀也处处彰显。社区这场七夕主题活动,既增进了夫妻感情,也让我们学到了许多有关七夕的传统文化知识。”参加此次活动的张先生说。
采写:实习生 骆嘉怡 孔令仪 南都记者 杨亮
编辑:杨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网络中国节·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