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新设民营经济发展局,民企终于有了“娘家”?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3-09-04 22:03

7月中旬以来,一系列涉及多部门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文件发布,市场也在期待各项政策能尽快落地。哪个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民企会有自己的“娘家”吗?目前,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和方向。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政策链条长、工作环节多。结合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民营经济工作现状,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的重大决策部署。”在9月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介绍,近日,中央编办也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见实效。”

图片

在9月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介绍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的情况。

“新设一个专门机构,平行于国家发改委其他司局,显然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支持民营经济、引导民企发展的重视。”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荣誉创始院长贾康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与前段时间发布的民营经济31条的文件是吻合的,管理部门将发力落实相关政策。

图片

8月2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一家制衣企业,工人生产服装产品。    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政府通过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多层次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发

主要职责

“拟定政策”“协调”等词多次出现

“中央部委新设机构一般来说是慎之又慎的,因为大的方向是精简。”贾康认为,此次批复在国家发改委内部新设民营经济发展局,显然体现了对民企的重视。

南都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官网了解到,在此次新设民营经济发展局之前,国家发改委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国民经济综合司、经济运行调节局、体制改革综合司、固定资产投资司等28个司局。

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兼人事司司长张世昕对新机构的主要职责进行了介绍,即跟踪了解和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协调、组织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协调支持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

南都记者注意到,从上述职责的表述中,“拟定政策”“协调”等词多次出现,彰显了民营经济发展局的定位。张世昕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宏观调控和经济综合部门,在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主要是立足于更好发挥统筹协调、综合施策、促进发展的功能。一些相关部门从各自职能角度也会有服务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职责,在现有工作格局的基础上,新设机构将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巩固拓展现有工作成果,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优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持。

图片

8月9日,在台州市黄岩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模具进行镜面抛光。据统计,黄岩区上半年573家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共投入研发费用8.5亿元,新产品产值104.73亿元。    新华社发

是民企娘家还是管理者?

专家:应做好政策落地和服务

新设民营经济发展局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如何理解?有观点认为,民企从此有了“娘家”。例如,经济学者马光远评论认为:“这是好事,民营经济需要有个娘家,需要有个给自己做主的机构。”

可以用“娘家”一词来定义新机构吗?贾康对南都记者表示可以这么理解。他还提到一个现象,“在地方层面,我也接触了解到,有些地方政府专门已设有民营企业促进的专门机构。那么以后是不是有可能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个网络,这还有待观察。”

也有人从管理角度来理解新机构。对此,有企业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一直以来是工商联起着联系民企的作用。官方资料介绍,工商联是党领导的以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为主体,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的助手。

那么,新机构是不是意味着民营企业又多了一个管理者?民营经济的头上有没有可能再多出几道“紧箍咒”?对此,贾康也注意到了这种担忧之声,“过去有一个说法:一重视就设机构,然后越管越细、越管越死。这种情况肯定是不符合现在的指导方针,也是要防止出现这样的副作用。”他认为,新机构更多的还是应该落实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保护产权、公平竞争,经济手段调节为主。

业内人士也对南都记者表示,民营经济发展需要的不是“管”,更需要把一些制度性的、规则性的、奖惩性的制度措施落实好,给予民企更多发展空间。“一些地方提出的‘不找不来,一找就来’‘热心服务’等等这些精神,我觉得是对的。”贾康指出,民营经济发展局应该做好政策落地,内在逻辑还是应该落在服务型政府和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发挥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用,为民营企业排除一些不利的阻碍因素。如江西将每月1—25日确定为“企业安静期”,在此期间非紧急、特殊情形不对企业开展常规性执法检查。

国家发改委与民企常态化沟通

个月与超30家民企交流

在9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张世昕称,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将切实履行好职责,健全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强化政策出台的系统设计、政策落实的跟踪问效,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营经济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更好落地见效。

“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正是民营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职责之一。南都记者注意到,7月以来,根据国务院部署安排,国家发改委建立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并于7月3日召开了首次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此后2个月来,包括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丛亮、赵辰昕、李春临、杨荫凯以及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郭兰峰通过召开座谈会或调研考察等方式,与超过30家民企进行了沟通交流,听取其意见建议。

最近一次是8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持续完善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坚持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当天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与新希望集团、天津天地伟业、科安达电子、旷视科技、首邑农业等民营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南都记者获悉,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参加了当天座谈会,在发言中他针对民营企业及农牧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提出了鼓励并支持民营企业使用中长期金融工具、逐步放开粮食进口配额等四点建议。新希望集团在其公众号文章中介绍,针对提出的四方面问题,郑栅洁积极回应并现场进行安排部署。郑栅洁表示,工商联是企业的娘家人,发改委是企业的家人,愿意听取民营企业的心声并解决问题。

国家发改委的文章也指出,郑栅洁对企业家们提出的具体诉求和政策建议逐一进行了回应,表示“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对经济冷暖的感受和判断为我们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制定政策举措、开展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参考。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点面结合,积极协调有关方面解决企业提出的个性、共性问题诉求,切实推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见效。

图片

采写:南都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