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氛围感美女”是被夸的最高境界。
当一位美女被这样夸时,
她至少要具备这些条件:
浓郁的个人风格、优雅的体态和角色加成。
巧的是,这些白露都有。
深圳湾海域,两只白鹭停落在浮标上。南都资料图
2023年9月8日,白露。
它有着浓郁的风格。
寒生露凝,凉风乍起;
鸿雁南飞,玄鸟北归。
就像《诗经》里在水一方的伊人,
自带古典、清冷、疏离的气质。
白露时节,顺德大良,蜻蜓驻足在落日的斑影里。南都资料图
它也有优雅的体态。
远山浅淡着色,线条渐次明朗;
山间流水渐瘦,脚步愈发平缓;
旷野与明月浩荡无边地展开。
海南博鳌海滨,一轮明月挂在天空。 新华社资料图
它也有角色加成。
《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让它拥有超高的国民度。
唐诗宋词中,它也出镜率奇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它是思念的符号;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它是惆怅的注脚;
“凭栏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它是伤怀的写照。
9月4日,苍鹭在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墨水河入海口湿地觅食栖息。新华社发
当这样一位“氛围感美人”来到岭南,
虽风格有所调整,
但从一些幽微之处,
我们仍能领略它的独特。
比如,高温虽余威尚存,
但早晚多了一丝凉意;
比如,飞鸟自北方来,
在天空写下壮阔的图景。
广州日出。白露时节,广州白天虽依然炎热,但早晚已显现出秋的韵味。南都资料图
进入9月,深圳湾迎来候鸟“先头部队” 。南都拍客资料图
氛围感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美不是标准化的,
它更强调一种想象空间。
那么,在白露,做点什么才能配得上
这种时光流转的想象呢?
可以学古人,喝一杯白露茶,
涤荡尘世之心。
也可以诵一首古诗,
在沉浸式体验中,
剥离不良情绪;
还可以到户外,
感知微烫的阳光、摇曳的花草,
获得一个松弛的、内心宽广的自己。
9月5日,游客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体验动力滑翔伞。新华社发
说到秋日户外氛围感绝佳之地,
韶阳楼必须拥有姓名。
这座始建于唐朝的名楼,
坐落于韶关国家森林公园莲花山,
乍一看,有着黄鹤楼即视感,
雄浑又清雅,
端庄又灵动。
历经千年,毁灭、重建、迁址,
如今屹立山巅,
与群山、碧树、雾霭为伴,
静默不言,
氛围感拉满。
韶阳楼。图/韶关浈江区史志办
于韶关,它是地标,是历史文化的名片,
楼外,可观三江迤逦、六岸纷华;
楼内,历史、传说、文化名人,悉数道来。
试想一下,
在白露这样一个诗意绵长的日子
穿一袭汉服,
登韶阳楼,
看远岳流霞,听林籁泉韵,
历史烟云眼前过,文人骚客萦于心,
发思古之幽情,观今朝之昌盛,
岂不美哉!
韶阳楼。图/韶关发布
统筹:胡群芳 关健明 金国华
文案:刘兰兰
插画:金国华 原毅
编辑:刘兰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当广东地标遇上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