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首家港澳子弟学校揭牌,超250位港澳台及外籍同学入读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3-09-10 21:00

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通讯员杨卓婷 9月10日,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佛山首家港澳子弟学校——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举行了揭牌仪式暨开学典礼,首个学年超250位港澳台及外籍同学入读。此次活动在岭南传统文化之一的“醒狮”表演中拉开序幕。20位主礼嘉宾共同为学校推杆揭牌,标志着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创立,也意味着暨大港澳“一门三校”建设发展新格局的诞生。

图片

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举行了揭牌仪式暨开学典礼。南都记者 杨晓彤/摄

传承暨南大学的办学传统
助港澳青年子女打通升学路

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地处佛山南海,总投资约3.5亿元,占地46亩。据了解,学校可容纳学生近1200名,涵盖学前教育至高中阶段,是佛山首家15年一贯制港澳子弟学校,招生对象以港澳台侨及外籍人员子女为主。

“我们一定要弘扬教育家精神,致力于为中国教育走出去而办学,将中华文化传播至五洲四海为己任,将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创建为大湾区教育改革的典型和排头兵。”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理事长邓强光在致辞中表示,国家一直高度关注港澳青年的成长和进步,一直在推进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解决港澳青年子女的学业问题不仅是为了培养国家所需的新一代青年,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少文表示,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不仅是强化佛山与港澳教育合作的重要举措,更是满足国家所需、湾区所盼,佛山所能、港澳所愿的“民生工程”,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港澳人才来佛山定居和发展。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总督学赖永春表示,目前,有许多港澳籍人士在中国内地工作,如果孩子继续留在香港、澳门读书,则不便于照看,港澳子弟学校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以便港澳籍人士更安心地在粤港澳大湾区打拼个人事业。“我们希望,通过提供优质的香港DSE课程,让学生们不论是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还是国外,拥有一条畅通无阻的升学道路。”

图片

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正式揭牌。

此外,学校聘任了祖籍为佛山的港澳知名人士李慧琼、苏长荣、马志成、霍启文担任“荣誉校董”,聘请了香港教育界知名人士黄锦良、陈伟佳,以及国内及佛山本地的教育专家王殿军、李卫东、黄新古、陈泽芳担任学校的学术顾问,助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学校还与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结成“伙伴学校”,携手推进粤港澳学生交流与成长。

图片

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与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结成“伙伴学校”。

年轻+传统文化底蕴
学生走出校门就能融入世界

为鼓励学生们培养主动思考、善于发现的创新精神,典礼上,学校颁发了2023/2024学年学校奖学金计划,获奖学生登台领奖。

图片

“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将传承暨南大学的办学传统和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终身学习者,让每一名同学走出校门就能融入世界。”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总校长张晔表示,作为暨南大学指导创办的全国第三所港澳子弟学校,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将在“忠、信、笃、敬”的精神引领下,将学生们培养成为自我驱动、善于沟通、勇于创新的学习者和未来时代的引领者,让学生们不仅有家国情怀,还兼具全球视野。

“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学校,而在它背后,不论是暨南大学,还是佛山这座城市,都具有长远深厚的文化传统。这种‘年轻+传统’的组合,是我最欣赏的亮点。”学校语文老师李远昌告诉记者,他此前在香港生活、工作了几十年,如今选择来到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教书,正是因为学校的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怀与他的教书育人理念十分契合。“我们学校的许多学生会讲汉语、粤语、英语,而我的‘普通话’非常的‘普通’,我经常还要向我的学生们学习汉语。有些学生放学后还约我一起去打球。”李远昌说。

黄少文在致辞中还提到,学校要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的传统,在为港澳子女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文化传承,在世界的文化交流、创新融合过程中展示发展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图:除特殊注明外,通讯员供图

编辑:杨晓彤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