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前列!深圳如何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3-09-12 19:13

低空经济作为重构交通的划时代产物,其发展模式在全球都仍处于摸索中,而深圳作为中国的创新之城,已助力低空经济“飞”在世界前列。奥一网基层治理研究员梳理发现,其中,无人机成为深圳低空经济新引擎。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深圳拥有无人机企业1300多家,产值达750亿元,占全国七成,其中消费级无人机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无人机产业重镇。

无人机引领深圳低空经济“腾飞”

近日,随着龙华区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会在京召开,深圳助力低空经济“飞”在世界前列,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低空经济,是指利用低空空域资源,通过无人机、航空器等手段,实现各种商业活动和公共服务的新型经济形态。

近年来,低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据统计,到2022年,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已达到千亿美元级别。其中,无人机和航空器市场规模占比约70%。

据悉,在国内,上海、广州、成都等热点城市都在积极布局,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潮头。

作为中国的创新之城,深圳低空经济也在加速发展,无人机成为深圳低空经济新引擎。据统计,深圳拥有大疆创新、顺丰丰翼科技等无人机企业超过1300家,2022年产值达750亿元,占全国七成,其中消费级无人机更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无人机产业重镇。随着产业的发展,深圳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图片

让外卖“起飞”就是生动的例子。

9月4日,深圳市南山区第三条常态化外卖无人机航线正式开航,标志着深圳城市低空物流领域取得新进展。据介绍,该航线是南山区继世界之窗和锦绣中华之后的第三条航线,在景区内,通过设置无人机降落点,则可以实现周围3公里半径内商品的15分钟左右送达。

此前,7月28日,深圳市盐田区落地首条无人机常态化航线,游客可在景区内购买到由无人机送来的商品。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的无人机运营企业达到1.5万家,年产值已达1170亿元人民币。注册的无人机数量为95万架,实时飞行次数约为3.86亿次,累计飞行时长约为1668.9万小时。据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预测,到2024年,无人机在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其中仅快递物流方面的无人机市场规模就约有300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无人机在深圳的产业化运行累计1800多架次,运行货物13万多件。依托低空空域较好的资源条件,深圳全力推动无人机在配送、巡查,直升机抢救、转运等应用场景,截至去年底,累计开通无人机航线83条,实现无人机载货及综合应用飞行量约30万架次,为交通、物流、文旅等产业发展赋能,成为拉动深圳低空经济的新增长点。

深圳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深圳低空经济的“腾飞”背后,离不开无人机产业链支撑、技术创新和政策加码等。

今年5月,第七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在深圳举行前,世界无人机联合会主席、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接受采访时提到,深圳是低空经济领域的先行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在无人机产业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覆盖无人机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多个环节,拥有一批知名的无人机企业。此外,从跨境直升机到空中救援,再到无人机物流,各类企业积极参与低空经济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铺平了道路、拓展了空间。

在谈到深圳无人机产业优势时,杨金才表示,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是中国重要的无人机研发、生产制造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已经形成完善的无人机产业生态链和较强的无人机产业集群优势,并且成为无人机技术的引领者。

此外,政策加码也对深圳低空经济“腾飞”起到助力作用。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这是“低空经济”概念首次写入国家规划,标志着低空经济成为“十四五”时期需要认真谋划的新兴经济形态。

2022年11月,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发布了《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深圳方案》,方案中提出,低空空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具有比地面交通更为广阔、多元的产业和应用前景。

2023年2月,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低空经济中心,打造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这是深圳第一次把“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5月,深圳市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成立。这是推动深圳市低空经济发展的决策咨询平台。

2023年8月,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深圳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深圳拟通过12项具体措施,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低空经济已成为深圳重点打造的未来产业之一,各区纷纷发力,近期更是动作频频,以龙华区和宝安区为例:9月7日,龙华区在北京召开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会,推出13条具体举措,预计3年内拿出共计约2亿元的“真金白银”,助力区域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此前,8月份,宝安区印发《深圳市宝安区关于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其内容包括10项具体措施,发力建设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发展标杆城区。

法治是低空经济发展最有力的保障

低空经济正在成为推动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深圳市正加大力度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将《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作为重点立法项目,并展开一系列调研。首批调研报告近日“出炉”。

根据调研报告,深圳已经形成较好的低空经济产业基础,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链。调研也发现,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无人机产业还面临顶层制度保障缺失、空域资源申请繁琐、政府部门职责不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

报告认为,法治是低空经济发展最有力的保障。据介绍,当前《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已完成起草,拟于近期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调研报告的许多内容已写进法规草案。

9月7日,在龙华区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中国民航空管局原局长王利亚表示,低空经济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接下来,要建设好新一代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智能低空飞行服务系统,还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开放合作,积极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跨国企业开展合作交流,共同构筑新一代低空经济生态圈。

采写:奥一网基层治理研究员 许素霞

编辑:许素霞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