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眼红是嫉妒,你的眼红可能是“病”……开学这段时间“红眼病”高发,多地发出提醒,往往一个学生感染全班都有可能中招。广东疾控提醒大家:学校、幼托机构和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发生聚集性传染,请注意做好预防。
红眼病一般从单眼开始
但很快会传染给另一只眼睛
省疾控相关专家表示,红眼病(医学名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属于丙类传染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病毒性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病毒变异株(CV-A24v)引起,腺病毒也可引起。
该疾病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多发于夏秋季,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病后免疫持久性差,康复后仍可以被不同病原体感染而再次发病,亦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学校、幼托机构和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发生聚集性传染。
此外,感染红眼病的途径也不少。急性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直接接触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与患者握手等身体上的接触;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如毛巾、穿过的衣服、脸盆等),患者摸过的东西(如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等);接触被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游泳池水等);接触患者用过的眼药水等物品后都可以导致感染。
红眼病还有起病急,症状明显的特点。红眼病起病急,刺激症状重。主要症状包括眼内有异物刺激感、眼红、眼部刺痛、畏光、眼部分泌物增多。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很快传染到另一眼,发病两周内传染性最强。红眼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预后良好,偶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规范治疗加强预防
红眼病没那么可怕
“红眼病潜伏期约1-2天,发病通常为单眼,接着传染到另一眼。”广东祈福医院眼科副主任贲彦捷介绍,居家预防红眼病,要注意以下关键点。首先,家庭成员中有人“中招”,其他人要注意眼卫生和手卫生,勤洗手,不揉眼,接触患者后应立即清洗、消毒双手;其次,注意个人卫生,接触各类公共物品后要洗手,去有规范消毒的游泳场所,游泳后及时淋浴,并用流动的水冲洗眼睛;此外,一旦被感染了红眼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并尽量居家休息;同时,红眼病发病初期,做眼部冷敷有助于消肿退红;治疗期间也要避免光和热的刺激,外出可戴上太阳镜!
广东省疾控中心也根据校园等集体单位、家庭和个人预防推出红眼病“5+3+4”策略。明确了一旦在校期间如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报告校医,并暂停集体活动和他人接触,如症状较重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及休息。经确诊为“红眼病”的患者,隔离管理期为发病7天后,以症状消失为解除隔离的判定条件。
传播力虽强,但与患者对视不会传染
“我昨晚通宵刷剧,今天起来眼睛红红的,我不会得了红眼病了吧?”
熬夜熬出来的红眼可不是红眼病,贲彦捷指出,出现这些症状才可能是红眼病: 眼睛发红、发热、又痛又痒,眼皮里好像进了沙子似的不舒适;流泪、有异物感和灼热感,眼睛结膜充血,有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分泌物多,常使上下睫毛粘在一起,早晨起床睁眼困难。
民间常说在人群中与红眼病患者对视就会被传染,这其实是个极大的误区,红眼病可不是美杜莎的诅咒之眼,瞪谁谁中招。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粤疾控 戴敏
编辑: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