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市卒中中心管理医院)召开了广州市卒中急救地图新闻发布会。会议透露 ,目前广州市卒中急救地图纳入了全市11区56家具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医院,形成了覆盖全市的脑血管病快速救治地图网络。
广州市卒中中心质控中心主任邢洲在现场表示,通过卒中急救地图的建立,有助于患者在急救时间窗内,就近选择医院提供了精准导航,将患者、120急救系统和卒中中心医院三方紧密有效衔接,保证了抢救质量,为急性期脑血管病救治建立了更为快速高效的模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万新炉则回应南都健闻记者称,医院作为卒中急救地图的管理医院,将会定期对于地图进行相应的质控 、管理,并且推出相应的机制,督促相应的医院按照救治的流程、人员需要进行布局,这是我们很重要的职责。“急救包括救重、救急、救能力三大要素,我们希望共同做好这三方面工作,使卒中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救治,从而降低致死和致残率。”
卒中急救地图发布 抓住卒中发病的“黄金时间窗”
卒中(俗称的“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或脑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引起脑组织损伤所致,分为缺血性卒中(脑梗塞)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约70%为缺血性卒中。
广州市卒中急救地图正式发布
中风患者如果能在卒中发病后4.5-6小时内的“黄金时间窗”内,到达卒中急救地图医院并开展有效治疗,就可能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残率。
为加强急性期脑血管病救治能力,规范脑卒中诊疗,早在2020年11月,广州市卫健委全面启动“广州市卒中急救地图”建设工作。
卒中急救地图是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卒中救治体系,包括对公众卒中防治知识的普及、院前急救、院内绿色通道等一站式卒中急救网络,其主要致力于实现“三个1小时”的急救时间窗,即发病到呼救不超过1小时,院前转运不超过1小时,入院到给药不超过1小时。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工作,目前广州市卒中急救地图纳入了全市11区56家具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医院,形成了覆盖全市的脑血管病快速救治地图网络。为患者在急救时间窗内就近选择医院提供了精准导航,将患者、120急救系统和卒中中心医院三方紧密有效衔接,将最大限度地为患者赢得黄金抢救时间,保证抢救质量,为急性期脑血管病救治建立了更为快速高效的模式。
防控体系升级 助于打造“区域黄金1小时卒中救治圈”
卒中作为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早期筛查、干预效果显著。在脑卒中的救治中,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存质量,每减少一分钟的延误就会为患者增加一份良好预后的希望。
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解决好脑卒中的防治问题对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减轻家庭、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8年成立了广州市卒中中心质量控制中心,并于2020年印发《广州市加快建设脑卒中综合防治体系工作方案》。在广州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广州市卒中中心质量控制中心牵头组织了四批次的卒中急救地图评审,通过以评促建,将脑卒中防治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而广州市卒中急救地图的发布,有助于打造“区域黄金1小时卒中救治圈”,解决传统卒中院前急救中存在的卒中转诊救治效率低下等问题。该地图的发布可以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和患者的康复率,并可以优化广州市卒中中心建设,促进区域内卒中救治的协调发展。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陈永嘉副处长对省内卒中地图急救的建设成果进行了介绍,对省内各单位为卒中急救地图建设所做的工作表示高度肯定,希望在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工作指导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市卒中中心质量控制中心发挥引领作用,各医疗机构卒中中心夯实脑卒中防治具体工作。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李铁钢处长随即在会上宣读卒中急救地图医院名单。根据名单,本次广州市卒中急救地图纳入了全市11区56家具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医院,形成了覆盖全市的脑血管病快速救治地图网络。
在医疗救治体系的建设方面,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李双明主任介绍了广州市急救医疗相关情况以及院前医疗急救在急性卒中患者救治中的积极作用,希望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我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继续开展院前院内急诊急救系统互联互通试点,运用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急性卒中患者“上车即入院”,为卒中急救地图建设赋能。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肖国宏院长介绍了广州市卒中中心管理医院尤其是医院卒中中心的建设情况,希望在市卫健委的领导下,继续推动广州市卒中防治体系建设,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如何早期识别脑卒中的危险信号?
虽然脑卒中的发病很突然,但如果仔细观察,其实也可以发现发病的危险信号,因此脑卒中的识别非常重要。当我们或者我们周围的人发生脑卒中时,不仅要打“120”,还要“BE FAST”。
怎么使用卒中急救地图?
如何通过地图找到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南都健闻记者以“卒中地图”为关键词在微信页面进行搜索。卒中地图的小程序包含中风识别、选医院、拨打120等选项。
卒中地图
其中,中风识别的一栏中,采用了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中国卒中学会推荐的“中风1-2-0”三步识别法。即“1”看——脸不对称、嘴歪,“2”查——上举两只胳膊、单侧无力、不能抬,“0”听——聆听说话口齿不清。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应及早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市民朋友填写的症状疑似卒中,可直接跳转至拨打120或是找救治医院页面。
卒中急救地图作为医疗救治资源分布图,市民可根据地理位置、病情的轻重等因素选择相应类别的医院,比如急救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康复医院、防治卒中医院、溶栓医院等。
【地图医院名单】
越秀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荔湾区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
海珠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天河区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白云区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
南方医院太和分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
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人民医院
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
广州新市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黄埔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州开发区医院
番禺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第五人民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第六人民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第八人民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广东祈福医院
花都区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南沙区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
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
从化区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
增城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分院
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
广东省水电医院
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通讯员 许咏怡
编辑:伍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