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市直属学校新入职教师培训。据了解,今年深圳市直属学校新入职教师近千名,这些具备一定学历基础和综合素养的新教师,需要通过科学培训,培养和提升成为一名教师的素质,迅速进入教师角色。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从具备从教资格走向合格、从合格走向卓越的有效途径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桂娟主持开班仪式,她在致辞中说道“近千名优秀学子选择来到深圳选择投身教育,深圳教师队伍因你们的加入而增添活力,绽放光彩;你们的加入也无疑是人才培养和青少年成长的有力保障之一。”
深圳市教育局机关党委(人事处)二级调研员毛华伟做开班讲话,他表示,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从具备从教资格走向合格、从合格走向卓越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提升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和不断实现专业成长的根本需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自2013年开始举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新入职教师培训,十年来培训三千余名教师。为提升深圳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新任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做出很大贡献。
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中部余瑛老师作为新教师代表发言。她表示,短短几周的执教时光,让她深刻感受到了人民教师四个字的分量与责任。“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而参加这次培训就是我在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我们能够学到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她相信,此次培训可以帮助自己深入了解深圳的教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简短的开班仪式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希武副院长为新教师讲述《深圳市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介绍深圳在教育改革领域的创新实践,并从深圳改革创新的历程说起,介绍深圳在不同时期被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勉励新教师为深圳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期两天的培训以线下方式举行,市属学校新入职教师通过参训,进一步提升师德、师风、师艺素养,为未来推进优质教学教育工作夯实了基础。
授课专家纷纷将多年教育心得倾囊相授,
为新教师的执教生涯之路进行点拨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桂娟介绍,从2013年开始,深圳市教科院每年都要组织对新教师进行培训。本次培训主要对象是市直属学校新入职教师,市教科院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深圳本土一线教师为新教师授课。期间,将陆续开展案例式学习、体验式学习、讲课式学习、工作坊等形式,丰富培训内涵,提升学习效果。本次培训中,授课专家纷纷将多年教育心得倾囊相授,为新教师的执教生涯之路进行点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鱼霞以《新教师的四项修炼》为题延伸开去,带领新教师深度解析自己,认识自我。她邀请新教师完成自己的“自画像”,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鱼霞从新教师的回答中挖掘他们的特点、潜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启发他们深度思考,找出新教师在执教生涯中进一步提升,获得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和方案。鱼霞勉励新教师学员,要带着思考进入到课堂上,在三年之内尽早完成教师角色身份的转变,认同教师这个职业,在教育的人生中转变教育模式和方法,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做学生的引路人,做四有好老师,促进学生的成长,成为真正合格的新教师。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教师研究中心宋洪鹏博士从国家政策等宏观层面,阐释了新时代下教师的使命和责任。他还从心理学、社会学、校家社合作、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层面解答了一名教师的责任、使命和担当,介绍了相关的提升技巧和经验。“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宋洪鹏博士勉励新入职教师,坚持“高期望,高要求”,以“大先生”标准自我鞭策,要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立德树人的好教师。
新教师纷纷表示
把培训的心得与未来的教学工作相结合
具有“麻辣班主任”之称的福田区兼职督学,福田中学高三班主任李元琳也从具体的、现实的情景出发,为新教师介绍家校沟通、学生心理调节、学习习惯养成等各个方面的实操技巧。“如果不会,希望不要一口拒绝,你可以说‘试一试,不是很懂,如果愿意做,我欣然接下这个担子’,要知道‘有为才有未’的道理。”“我们总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这个标准本身有很大的问题,我们需要有多样化闪光的眼睛发现每一个小朋友”“教育者的爱是欣赏、是鼓励、是等待、是认同”……李元琳的分享金句连连,给新教师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发。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许多新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会把培训的心得与未来的教学工作相结合,感悟深圳的城市精神,在特区精神的指引下成长为优秀教师。据了解,本次深圳市属学校线上培训实况同步面向深圳对口帮扶地区汕头、汕尾、河源、肇庆直播,四地新入职教师在线上与深圳新教师“同上一堂课”,实现了跨城、跨地域的同频共振。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编辑:周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