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8天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怎么过?返校第一天,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下简称“罗湖未来学校”)的学生们交上了记录假期的作文、手账,无论宅家还是外出,都精彩且充实。
有学生观看了滑板比赛,自豪于中国选手同时拿下了金银牌,从运动员身上学到了坚持与勇气;也有学生在围棋比赛中柯洁遗憾摘银中,读懂了运动员急于为国争光却未如愿的难受;更有学生在排球比赛中,见识了竞赛的激烈与赛况的瞬息万变,认识到拿下胜利并不是一件轻松就能做到的事……
有学生体验了自驾游,从深圳到汕头到紫金再返回深圳,用时、距离、过路费等都详细记录;也有学生国庆赴越南富国岛开启了7日游,用手账方式记录了路线、每日行程,还贴上了风景照;还有学生与家长一起回了外公外婆家探亲,享受了与亲人相聚的幸福时光,并把所见所闻所想都写下来……
一篇篇作文和手账的扎实呈现,实际上是校家社共育共同发力的结果。为抓住假期的机会实现一次高质量的校家社共育,结合亚运会、中秋节、国庆节的节点,罗湖未来学校的老师布置了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陪伴和引导下,通过不同的活动去提高对生活的感知、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实际上,这次的实践作业只是罗湖未来学校重视校家社共育的一个缩影。作为一所高起点学校,罗湖未来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校家社联合教育,贯通学校、家庭、社区全链条,力求实现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有机融合、教师引导与家长陪伴有机融合、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有机融合,校家社共育拧成一股绳,助孩子健康成长。
多层次与家社实现深度链接 构建共育良性生态
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积极推进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作为同时能够对接家长资源、统筹社会资源的一方,罗湖未来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积极探索构建校家社协同共育的良性生态。
罗湖未来学校通过搭建家校互通互动平台,增强家校沟通交流。在班级上,每个班都建有家长群,做到及时传达与沟通,尽可能地做到信息透明化、信息对称,达成共识助力每一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同时,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开启家庭教育专业化学习,也应注重掌握新时代父母和孩子的特征,引导家长做出改变。
在年级层面,各年级教师团队定期开展“花开共育向未来”家长课堂和家长社团活动的,主要是链接家长的优势资源,与学校课程与学习互为补充,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开拓学生们的眼界。
在罗湖未来学校看来,家长有更多新颖的视角,比如从事图书出版多年的家长先让学生观察精装图书与教科书之间的区别,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对出版物的整体印象;还有家长以学生最爱的小游戏作为载体,让学生提高对儿童编程的兴趣,进而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机会。诸如此类的家长课堂,让作为父母的家长们担任起教师的角色,真正体现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联动各方资源为家长赋能 强化素质化教育共识
罗湖未来学校不遗余力地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提出建设“学习型社区”的行动策略,联合民政、共青团和妇联等政府部门以及社区资源、共建单位一起合作,举办“一起向未来”校家社协同育人系列活动,搭建各方均可深度参与治理的教育平台持续为家长、教师赋能。
“一起向未来”之“家长赋能”专题讲堂是罗湖未来学校校家社共育的品牌活动,每一场讲堂都是干货满满,让家长收获良多。以今年3月18日举行的第二期为例,活动由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校家社共育专委会特聘会长、罗湖区家庭教育创新工作室主持人李巍校长担任特邀主持人;深圳市翠北教育集团“翠北·微光”家庭教育合伙人讲师团讲师马萍以《让好故事持续发生》为题,作家庭教育创新案例分享;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传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杨咏梅以《家庭成员之间如何达成教育的一致性》为题,分析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分享了亲子沟通与家庭教育的实践智慧与技巧;心理学博士、正面管教导师蒋莉以《智慧父母 正面管教》为题,进行关于正面管教的理念、方法、工具的分享。
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人到群体、从点到面,“一起向未来”之“家长赋能”专题讲堂链接教育系统、社会等的专业资源,从多维度填补了家长对教育所存在的空白面,提供平台让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有更多成长空间,强化校家社共育的共识,有利于学校全面开展素质化教育。
家长资源回馈学校社团建设 校家社形成教育“铁三角”
在办学的两三年间,罗湖未来学校的校家社共育已是“三向奔赴”的局面,前有学校资源、社会资源赋能家长,后有家长资源回馈学校教育。以家长为主导的课堂,在罗湖未来学校分为两类,分别是理论与实践类和运动技能类,家长是社团课程教学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该校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实现家校教育优势互补,同时丰富团队教育形式,开拓孩子视野,增长孩子见识。
据负责老师林思韵介绍,每学期前期都会联动校级家委会,邀请热心教育事业的家长朋友们走进学校课堂,发挥自身职业优势资源,开发有利于孩子们拓展课外知识、引导孩子主动了解社会职业的社团,培养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这两类课堂同期进行,整学期开设14期的家长社团活动,每一期定授课主题,学习主题,间隔交替进行。
罗湖未来学校家委会成员文雅婧说,孩子的培养并非只是学校一家之事,也非学校一己之力可以完成。家长应当成为教育的主力军之一,与学校并肩作战。在她看来,家庭和学校两者具有较强的互补优势,学校遵循教育规律给予科学和专业,家庭回归本源给予爱和幸福,两者互为支持,形成互动小循环。
罗湖未来学校凭借卓有成效的校家社共育,先后被授予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校家社共育专委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协同育人支持中心”。未来,该校还将继续探索更多具有未来特色且可复制可借鉴的校家社共育的实践。
文:谢粤蕾
编辑:谢粤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