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子头、招风耳,
“梅花妆”、巴掌脸,
还有天鹅颈和A4腰。
让我看看是哪个小可爱如此迷人,
哦,原来是我自己。
大家好!我是东周青铜人首柱形饰,
你可以叫我阿柱。
迷茫是我的表情,
青铜是我的肤色,
斑驳的锈迹是岁月对我的赞歌。
你以为我是二不愣登的青铜,
其实我是神秘又孤独的王者。
何出此言?
东周青铜人首柱形饰。广东省博物馆藏
首先,
我来自广东清远三坑镇马头岗。
身份记不清了,
可能是车饰、棺架柱头饰,
也可能是仪仗或陪葬器物。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我出身贵族。
毕竟在当时,
青铜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就凭这一点,
你说我是不是名副其实的“王者”?
东周青铜人首柱形饰。广东省博物馆藏
其次,我的“出世”也不一般。
1962年8月,当考古学家在清远马头岗
挖开我所在的东周墓时,
也挖开了岭南青铜时代考古研究的序幕。
不仅纠正了“岭南没有青铜时代”的说法,
也让世人发现:
在秦军南下之前,
岭南并非“化外之地”“瘴疠之乡”,
岭南自有岭南的风姿!
东周青铜人首柱形饰。广东省博物馆藏
至于“神秘”,
那是因为我们青铜人首柱形器家族
集中在西江流域的大中型墓中,
出了岭南地区,
就不见踪影。
在专家粉儿眼里,
我们是最具岭南特色的青铜器。
战国人首柱形饰。广东省博物馆藏
战国插栓式青铜人首柱形器。广东省博物馆藏
最后来说说“孤独”。
作为一个有故事的青铜器,
气质这一块咱也拿捏得妥妥的。
空洞的眼神透露着
让人心动的迷茫;
斑驳的锈迹镌刻着
来自岁月深处的孤独。
是的,我在地下躺了两千多年,
孤独就像泥土里的潮气,
挥之不去,侵入骨髓,
最终成为我生命的底色。
啊!死去的记忆突然开始攻击我。
仿佛又回到被埋葬的岁月,
这窒息感,不想多说。
匿了匿了。
出品:南方都市报 N视频 广东省博物馆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佳 陈伟斌
统筹:胡群芳 陈成效
执行:刘兰兰 董梓浩
文案:刘兰兰 黄薇 实习生 杨楠 林达瑜
视频:邵嘉慧 曾俊豪 魏雄锋 实习生 谢和洋 宁雪珂 高林 卢泽娜 黄海铢
配音:杨杰
编辑:杜银龙 杨赠玉 龙飞 曾甜宇
美编:尹洁琳 刘妍妍
编辑:刘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