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广告协会指导,南方都市报社、N视频、湾财社主办,王老吉年度冠名,国家广告研究院、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担任学术指导的中国智媒营销大会·未来金理奖全国大学生IMC(整合营销传播)大赛正在火热征集参赛作品。该比赛是面向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专科院校学生及应届毕业生开展的整合营销传播技能竞赛,同时接受全球在校华人大学生参赛。
为了帮助参赛学生更好地优化自己的作品,大赛评审团将从媒体、营销机构、企业、学术机构的不同视角,分享各自对比赛要素的理解,助力学生交出更符合大赛要求的方案。
评审团采访将以Q&A形式分期推出,本期邀请的是来自营销机构的评审,包括知名国际4A公司及本土广告协会。营销机构能够从企业品牌市场的精准定位,从产品高效化的整合传播,以卓越的创新模式与高效的执行管理,为企业打造品牌、创造利益。作为众多出圈营销案例的幕后操盘手,营销机构可谓既懂用户、又懂品牌,他们的加入,将为大赛提供具实操性的专业视角。
更多评审团采访回顾:
“中国智媒营销大会·未来金理奖”
本轮问答评审专家Q&A
Q1:作为“中国智媒营销大会·未来金理奖”的评审团成员,您会从哪些维度来评判选手的参赛方案?怎样的方案可以称为优秀?
陈健:
我会综合来看方案的创意力、整合力、可行性还有创收性。整合案的成功与否,和是否可执行落地、是否能够为企业品牌带来创收具有莫大的关系,如果大学生选手能够把创收能力考虑完整,我认为可以称之为优秀。
王薇:
在评判选手的参赛方案时,我会从专业的完整性、学生视角的创新性、社会的实用性三个维度进行考量。
1. 参赛学生首先要能够从企业品牌定位、产品特点、市场需求、目标受众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虑,拿案例大赛当做一次学习成果的实践检验机会;
2. 参赛方案必须具备新世代人群视角、更年轻人群的洞察、新颖想法和创新的执行策略思路,要贴合年轻人群,给行业既有思路更多年轻的启发,而不是照搬既有的传统套路;
3. 有实际的社会可行性和应用价值,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各行业增长承压,谁都不能忽视年轻人群的市场趋势,要多跟年轻人群对话和产生未来的链接,才能给行业以启迪,给市场以期盼。这场大赛就是走进年轻人的世界,同时也是专业的角逐。
Q2:基于市场和企业真实需求,您期待在方案里面看到什么内容?您又将从哪些方面提供建议,让参赛选手的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
沈健:
首先在营销方案的制定中,要对真实的营销目标受众、产品核心卖点、品牌所面临的优势劣势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创意既要大胆也要有实际操作性,特别强调在资金使用上的转化效率及具体产出。
岳慧:
我期待看到的内容主要有三点:
第一,对于消费者洞察的把握。洞察抓得越精准,就越容易在整合营销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第二,对于创意呈现的把握。其实任何一个洞察都可以有不同的创意方向,同样的洞察可以做出不一样的鲜活campaign。
第三,对于所产生的品牌效应的预估。如果自己做出来的项目,身边人都很喜欢玩,也对这个品牌或者集团产生了不一样的认知,甚至是出现行为上的改变,那么活动上线后的效果大概率也是不错的。
Q3:您觉得参赛的大学生们在本次大赛中能获得什么?最应重视的部分有哪些?您的建议是?
陈钿隆:
参与赛事活动,不仅仅是参赛者有所获得,应该是彼此获得,共创共享。活动各方通过赛事,得到品牌年轻化思考的碰撞、智媒营销人才的发掘、行业人才的成长与储备,以及更符合未来市场的智媒营销等。
另外,成功的营销策划更要重视人性的善意与温暖,通过品牌社会责任引发消费者内心的共鸣,与公益传播相结合,更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颖昭:
参赛学生能获得提炼洞察的能力、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与社会沟通及表达观点的能力、输出创意概念的能力。最应重视的是提炼洞察的能力和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
建议同学们阅读乔治·路易斯所著的《Big Idea》和希思博士所著的《让创意更有黏性》。
Q4:您认为目前乃至未来,品牌经营和整合营销领域需要怎样的“金理”人才?您对于培养既懂营销又能做好创收的综合型人才的建议是?
陈健:
我认为目前市场是需要T字型人才的,横的是综合能力,对整合营销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涉猎;竖的是在某个方面有所深耕,比如整合营销中的social、branding、media等,未来的经营人才需要至少在一个专业上有深度的理解。一个团队综合多个T型人才,或能达到最佳效果。
沈健:
现在的营销技术发展很快,在营销中对于效果的转化又十分重视。过去说营销是一门艺术,现在我们既要学好营销这门艺术,也要充分掌握营销技术手段,并且要有数字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受企业欢迎的综合性营销人才。
Q5:您认为本次大赛对智媒营销领域未来经营人才的挖掘和培育,能起到哪些方面的作用?
陈钿隆:
“中国智媒营销大会”和“未来金理奖·全国大学生IMC(整合营销传播)大赛”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有“中国智媒营销生态联盟”成员共同加持。都市类报媒有着良好的受众群体,虽然传统纸媒随着时代的变化受到不少挑战,但很高兴能看到有一群有着专业新闻素养、有着敏锐社会洞察、有着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的专业融媒体人,秉持对中国智媒营销的热诚、对未来人才的期许与重视,搭建更符合新时代创新需求的平台,为社会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
岳慧:
我们支持的不仅仅是一场比赛、青年人的火花,我们支持的其实是这个社会不断进步的无限可能性。这些青年是我们各行各业的未来,他们今天提出的一些创意,可能会对他们将来的职业选择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有可能某个创意现在看起来太超前了,不能立刻落地,但是有一天他们可能会成为领导者、创业者,真正实现了今天所提出的创意,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推动力量。
Q6:您认为广告/营销/公关机构在企业品牌的营销创收之路上扮演着什么角色?智媒营销浪潮下,应该如何用好机构媒体的力量,共同做好企业品牌的营销工作,您有什么建议或者心得可以分享吗?
刘颖昭:
企业是巨人,广告/营销/公关机构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进,是助推器不是发动机,是锦上添花,要客观看待作为企业合作伙伴的作用。与机构媒体要多深挖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及根源,关注脚下的土地与人文生活,关心国计民生的行业发展,提炼改变社会传统观念的出众洞察,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社会价值,提升品牌溢价。
王薇:
广告/营销/公关机构在企业品牌的营销创收之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以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并通过有效的媒体传播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推动其营销创收。
智媒营销浪潮下,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机构媒体的力量,包括其丰富的资源、广泛的影响力和专业的运营能力,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品牌的推广和营销活动。我的建议是,与机构媒体建立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其专业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和熟悉新媒体环境,善于利用数字化工具,实现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有效的营销传播。
上述六位评审,以及同样来自营销机构的阿里妈妈市场部新媒体负责人莫宁,为大赛送上了自己的寄语:
评审大咖们送上的备战锦囊实用而有效,希望同学们对照建议仔细评估自己的优势及不足,经过充分消化和运用后,大家的作品一定能更上一个台阶。
参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17日。参赛者需在截止时间前填写报名表,并在命题库中选择一个命题进行参赛,形成一份整合营销传播策划方案,提交至指定邮箱:
zhimeiyingxiao@nandu.cc
邮件主题统一以“学校-姓名-所选命题”命名。
扫码下载大赛报名表及命题↓
扫码加入大赛交流群
可以获取赛事相关资料
有疑问可随时咨询⬇️
也可以添加小南2为好友(ID:ndxnkt2)
备注“未来金理奖”加入赛事交流群
获取最新赛事信息
添加好友人数较多,请耐心等待通过~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出品方:南方都市报 N视频 湾财社
出品人:戎明昌 刘江涛 陈文定
总策划:陈文定
视觉设计:关健明 金国华 罗锐 刘妍妍 张博
项目统筹:刘晓雨 谢琛
项目执行:陈泽南 蔡文静 黄莉佳 詹晓赞 李睿涛 房琬 黄冠华 王加 胡嘉颖 周月 张文新 徐菲霞 徐莉 王泽森 程亚娟 罗德良 黄翠萍 实习生郭苇洁 蔡宜芝 潘嘉怡
编辑:卫志凌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中国智媒营销大会·未来金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