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至八成成年人受视疲劳影响,严重会头痛、呕吐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3-10-13 11:20

视疲劳作为一种眼科常见病,人们却对它认知甚少,也对其严重性有许多的误区。10月12日是世界视觉日,香港理工大学-乐敦护眼创新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并且发表了针对视疲劳的《倡议书》。港理工大学-乐敦护眼创新研究中心总监兼理大眼科视光学院科研眼科讲座教授何明光教授呼吁,视疲劳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迫在眉睫,亟待关注与重视。

图片

护眼创新研究中心启动仪式

这些人容易出现视疲劳

现代生活中的人们,早已进入高频用眼时代。“数字化、智能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工作压力大、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导致视疲劳问题日益普遍,会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但同时也被大多数人忽视。”何明光教授表示,视疲劳是由于长时间用眼或专注于视觉任务而引起的眼睛疲劳和不适感的一个症候群,已影响全球20%-30%儿童青少年及50%-80%成年人,在大学生与电脑使用者中尤为普遍。“视疲劳不仅仅是疲劳,视疲劳是一个生理保护机制。它不是一种病,是各种不适,各种眼病的综合体。它可以是调节不良,也可以是视目功能减退,也可以是内膜功能异常,也可以是眼表组织异常,有着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何明光教授指出,严重的视疲劳病人甚至会有全身症状,比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疲劳甚至会严重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

图片


据何明光教授介绍,产生视疲劳的最根本原因是大部分人用眼时间过长,用眼习惯不正确。许多具有眼部基础疾病的病人也更容易出现视疲劳,比如干眼症病人、老花眼病人或者两眼屈光参差的人。另外,部分病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同,也会与视疲劳的发生有关系。何明光教授还提到视疲劳主要有三大症状。第一种是眼部的不适,比如眼睛干涩,眼痛,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第二种是视觉障碍,比如暂时性视力下降、视力障碍。观看手机书籍等时间过长,出现视力模糊;第三种是视疲劳会影响病人的全身症状,部分人会头痛欲裂,恶心呕吐,甚至会影响心理健康。

图片

港理工大学-乐敦护眼创新研究中心总监兼理大眼科视光学院科研眼科讲座教授何明光教授

视疲劳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

在一支随机街头采访视频中,受访者表示每天至少有8小时的面对电子设备用眼时间,有的甚至高达15小时。关于如何应对这些症状,受访者表示“也没在意过,滴眼药水、闭目养神就好”;回答“选择就医”的受访者则觉得自己这样做“很夸张”,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何明光教授认为,大部分人觉得点一下人工泪液或者眼药水即可,但这样很多视疲劳并不能得到缓解和治疗。正确的是及时就诊,判断其严重程度和是否需要进行干预治疗。

图片

街头采访画面

“第一个就是不重视,很多人觉得视疲劳只是疲劳,休息一下即可。第二个是认识错误,许多视疲劳病人相信坊间没有依据的治疗方法,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比如有些病人用蒸汽熏蒸眼睛,但蒸汽过热导致视管膜的结膜血管破裂。部分病人还相信所谓神药来进行治疗。这些都是公众意识错误的表现,同时也耽误就诊,错过治疗时机。”何明光教授还提醒,如果视疲劳频繁发生,比如短时间用眼便出现视疲劳,休息或按摩过后仍不易缓解视疲劳,则需要及时就诊。

四大维度齐出招,共促大众眼部健康

面对大众对视疲劳认知度较低、现阶段诊疗系统不够完善等现状,乐敦与香港理工大学发布《倡导健康用眼,重视视疲劳标准化诊疗》倡议,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教授在会上讲道:“理大眼科视光学院是全球最佳的眼科视光学院之一,理大也是香港唯一提供眼科视光学教育的大学。我们成立了多个相关的研究中心,包括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共同成立由香港特区政府赞助的‘眼视觉研究中心’,以及设在理大高等研究院下面的跨学科研究机构‘视觉科学研究中心’,这次与乐敦合作可谓是强强联手。” 接下来,研究中心将精实眼科专家和科研人员队伍,进一步开展多地调研与测试方法实证,建立多中心、多区域合作体系等举措,将研究眼部健康和护理最新发展落到实处,为大众提供完善的视疲劳诊疗与护理方案。

图片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 滕锦光教授

何明光教授解读“倡导健康用眼,重视视疲劳标准化诊疗”倡议书内容时提到:“传统的视疲劳的诊断高度依赖主观问卷,无法形成统一客观的诊疗标准体系;治疗方法各式各样,难以进行客观评价,创新而标准化的治疗体系,还未形成。因而极易被患者或临床医师忽视,导致视疲劳无论从公众认知程度上,还是学术研究领域内都处于相对缺乏状态。”因此,倡议书提出以“知-诊-探-友”四大维度来解决视疲劳问题。“知”便是提倡提高各界、公众、社会对视疲劳的认识,重视视疲劳,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诊”是提倡使用统一规范的视疲劳诊断标准,量化视疲劳严重程度,对严重的视疲劳病人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在社区中建立广泛的快速筛查机制,找到需要干预的视疲劳病人,制定统一的转诊标准。“探”则提倡业界可以共同探索更有效的干预,包括预防方法以及诊断病人后进行创新性的治疗。共同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跟创新,携手解决视疲劳问题。“友”是提倡建立视觉友好的环境,培养视觉友好的用眼习惯。各行各业都应该重视视疲劳问题,在学校、公司等环境里面创造视觉友好的环境,确保更好的环境照明。

图片

另外,何明光教授还提倡大家坚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0-20-20用眼原则:使用电子产品每20分钟就把视线移到离屏幕20英尺(约合6米)以外的地方,保持20秒或更长时间。并鼓励户外活动,提倡健康使用电子设备,推广保护性滤镜的使用,减少电子设备对眼睛的损伤。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杨景岚

编辑:曾文琼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