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秀山下的硝烟散去,佛山“西甲”的下一步,去哪?
10月12日,三水区委宣传部携手10多家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代表举行了一场集思广益的座谈会,重点探讨了2023年佛山“西甲”宣传总结和未来规划,围绕继续办好赛事、塑造佛山“西甲”品牌,提升三水城市软实力,向媒体借智借力、共谋发展。
佛山“西甲”宣传总结座谈会。
赛事回顾:全媒体总流量超10亿
10月5日,第十七届佛山“西甲”足球联赛圆满落幕,这场打足两个月的足球赛时,搅动起湾区足坛的风云。
赛事吸引粤港澳大湾区26支队伍,在三水区云秀山体育场为球迷带来了46场激烈而精彩的对决,创下佛山“西甲”历届以来三个之“最”——参赛队最多、上座率最高、传播度最广,成为大湾区现象级的体育赛事,打响佛山城市体育名片,有力推动三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足球名城。
开赛以来,中央、省、市、区四级媒体矩阵和自媒体大V组团关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超1500人次参与宣传报道,实现全网直播流量超9000万、全媒体总流量超10亿,佛山“西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当仁不让的城市话题。
其中,央级媒体推出超50篇、省级媒体推出超100篇报道,网络话题#佛山“西甲”全网累计浏览量超1亿,话题#佛山“西甲”全民拍全网浏览量超7500万,19条话题登上抖音、微博、快手同城热搜榜等,近百个新媒体作品单条点击量破百万,更有单条超千万的全网流量高峰。此外,还推出了各类新闻评论、大V网评、网红打卡短视频等。
三水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广旅体局局长黄猛高表示,获得以上成绩,得益于各位媒体朋友的鼎力相助,助推三水登上顶流、实力出圈,三水城市形象传播能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并强势带动地区文旅消费提升。
头脑风暴:从草根顶流向湾区顶流跃迁
为进一步打响佛山“西甲”品牌,擦亮城市新名片,本次会议邀请了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10多家主流媒体与自媒体代表参与其中。各路代表纷纷为未来继续办好佛山“西甲”建言献策。
“在保持草根性的同时,我建议要跳出足球来看赛事。从城市品牌、城市营销的角度去考量,佛山‘西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比赛,而是一个城市IP。人们看的不是球赛,而是参与一场综合性的嘉年华。”南方都市报佛山新闻部内容总监关婉灵表示。
同时她进一步建议,若想进一步推动佛山“西甲”出圈,首先,三水要深挖本土文化,将“足球”和“三水”两个词语形成强关联,需要用新媒体的手段做好包装、宣传,把“西甲”的悬念和故事讲好。其次,需要设置一系列吸引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业态、新活动,使其成为流量的“自来水”,自发地在各大媒体平台成为城市IP“代言人”。本届佛山“西甲”被网友们誉为“广东世界杯、大湾区新名片、民间足球天花板”,期待佛山“西甲”这个IP越发响亮,让“足球之城”与“智造之城、功夫之城、美食之城”一起成为佛山的新名片。
佛山“西甲”宣传总结座谈会。
除了关注城市IP的塑造外,各路媒体代表还在挖掘青年足球人才上提出建议。南方日报佛山新闻中心副主任、三水全媒体平台主编王伯乐表示,从短期来看,应加快速度挖掘更多市场元素和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到赛事当中。从长期来看,由政府牵头,组建青少年足球队,将佛山“西甲”打造成为一个造梦的平台,进一步培养青年足球人才,让更多人能在此成才并有所成就,将佛山“西甲”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直以来,各位媒体朋友对三水关爱有加,希望今后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继续讲好三水故事,让佛山足球与佛山制造一样享誉全球,走出佛山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三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立宝表示。
接下来,三水将加强与各级媒体的合作,围绕“足球+”融合发展做文章,拓展全媒体宣传渠道,推出更多形式、更加丰富、更加生动的融媒体精品,使“不是在云秀山看球,就是在云秀山看球的路上”成为湾区人民常态,进一步打响佛山“西甲”品牌。
采写:南都记者 李焕怡
通讯员:三宣
编辑:李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