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管理,推动校本教研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发挥基地学校教研示范辐射作用。2023年10月13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承办的“2023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校园本教研基地建设研讨交流活动”在荔园外国语小学举行。
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小学组)22个基地、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以及省、区两级教研人员共120人,共同观摩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自然生长的教育”校本课程展示。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书记、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任平,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席梅红,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梁昊等专家出席本次活动。
区校联动,打造区域教研发展共同体
活动中,福田区教科院梁昊副院长表示,基础教育教研基地的建设,是对教研工作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福田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就是要不断深化教研机制的改革创新,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扎实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的变革,促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研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
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和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携手探讨集团化背景下基于“素养导向”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策略、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策略、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路径以及基地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依靠优质的教研团队,依托课题研究、课程培训、一体教研和集团、基地校共同开展多种形态的教研活动,努力推进课程开发与实施。
同时,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通过共享、融合、多元、共赢等方式,努力将集团打造优质均衡的发展共同体,与同是集团化办学的学校共同交流、推广集团六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经验,课程在区、市推广,为深圳、为福田优质集团化办学提供了广泛的荔外经验。
自然生长,探索面向未来的个性化育人新模式
在课例观摩环节中,荔园外国语小学毛玉怀老师、范暹老师分别带来课例教学片段《观察》。第一部分数学活动教学片段中,毛玉怀老师通过让学生在操作、游戏中想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这节课又渗透了有序思维、推理意识、列举法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第二部分思辨活动教学片段中,范暹老师在思辨校本课程中渗入信息辨别的内容,引用当下热点话题、新闻,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多方法论证,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而这些正是教育的宝贵价值所在,是教育的原点。
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柳中平通过三大主题“理念、途径、方法”来汇报教育集团校本课程的实施。以 “自然生长的教育”为引领,全学科联动,围绕“素养导向”,根据学生现状,结合未来发展需要,系统开发以“自然生长的教育”为内核的特色校本课程,完善基于“素养导向”的课程顶层设计、课程标准研制、课程实施与评价、基于多方协同的课程体系构建。丰富学校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合适其发展的个性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着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五大能力,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致力于发挥广东省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和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教研基地的带领作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融合六大校本课程,推动打造项目式整合的未来个性化教育新模式。
集智聚力,助推校本教研成果高品质发展
通过建设高水平教研体系,打造素养导向的校本课程,推动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席梅红博士表示,荔园外国语小学以“做一棵挺拔的树”为育人目标,给学生一种自然的气息,让学生健康地生活,自由地呼吸。通过课例观察,席主任表示课堂关注学生问题的表达,长期地坚持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平副教授表示,在自然环境当中教育,让孩子自然地生长,在孩子遇到问题或者需要启发和点拨的时候,给他做一点有亮光的指引,这是我们对教育在当下最直接的彰显。
与会嘉宾也参与了现场互动。
湛江市第八小学校长廖跃红:围绕办学理念,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课程建设很全面、很系统、很体系。语文、数学、英文、综实等学科课程开发有深度,对接生活,对接社会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聚焦指向了学生的自然生长。
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林雪玲、广州市华阳小学副校长赖艳参与现场互动。
活动聚焦于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自然生长的教育”校本课程,既是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的教研成果分享,也是广大教师提升自己、交流研讨的平台,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在本次研讨活动后,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也将继续打造福田优质课堂,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把教育做到孩子心里去。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编辑:周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