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小伙倪江南从未想过,在江西最北端一个叫棉船岛的小岛上,超过80%的居民都是银发族。老人们开玩笑说,岛上最年轻的人都已经六十岁了。过去一年,倪江南作为志愿者跟随蓝马甲大篷车长江公益行走进乡村,也开到了这座小岛上,教老人们如何使用手机和辨识骗局。重阳节来临之际,倪江南和他的10000多名“老”同学们在线上线下共同参加了今年特殊的“开学典礼”。10月20日,由国家反诈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工信部反诈中心、中华志愿者协会指导,新华社客户端、蚂蚁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3全国敬老月暨蓝马甲助老课堂在京举行。
会上宣布,重阳敬老月期间,蓝马甲将举办四大主题活动,分别是超过1500场次线下助老服务、在北京亚运村举行一场老人看得懂的“数字生活社区体验展”、线上打造全民可参与的“数字蓝马甲”专区,同时,全国首本助老防骗书正式亮相,后续将在各大图书馆、老年食堂等地赠阅。
全国首本“银发助老防骗书”发布
全国首本“银发助老防骗书”发布
“现在有了这本书,就有了保护更多人不再上当受骗的武器。”新书发布现场,蓝马甲北京大妈巡讲团的海峰阿姨说,“我要好好研究书中提到的防骗招数,把书本里的帮助老年人学用智能手机的知识练习得更熟,去教给社区里更多的老人。”
蓝马甲北京大妈巡讲团展示助老书
“这既是一本记录了蓝马甲志愿者故事的书,也是一本凝结了所有蓝马甲志愿者心力和脑力的书”,蚂蚁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晓晶介绍,此次发布的蓝马甲助老防骗书有两个特色,“一是让老人实际参与,像海峰阿姨这样的银发讲师团讲师参与进来一起编写,他们从日常服务中,能更懂老人需求。比如,‘WIFI’这个词,老人就听不懂,要说连接网络。第二是每一个功能都配套了视频讲解,方便老年人反复扫码观看。”
目前,首批一万册将在重阳节期间陆续送到图书馆、老年食堂等地,赠阅给老年朋友。
蓝马甲发布“三个一百”计划
持续搭建助老开放平台
自2020年9月启动以来,“蓝马甲行动”持续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蚂蚁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晓晶发布“三个一百”计划
“我们计划在未来一年,实现‘三个一百’计划,即合作100个社会组织伙伴,联动100家助老倡导伙伴、建设100支志愿服务团队。”王晓晶表示,此次希望能通过更加开放的合作模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公益专业团队加入,共同关注助老这一领域。
计划一经发布,很快得到了响应。共青团河南省委联合蓝马甲推出的20支助老防骗团重阳节开启服务;咪咕音乐联动蓝马甲推出《蓝马甲小课堂》帮助老人玩转互联网;全国首个蓝马甲电台在徐州广电集团幸福105电台正式上线,盒马、肯德基、大润发助老服务驿站陆续上线。
“发挥‘手机上的新华社’覆盖用户10亿人次的传播优势,推出贴近老年群体的鲜活报道,号召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一起为老年朋友跨越‘数字鸿沟’提供帮助和关怀。”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副主任王震杰表示。
4万名志愿者走入百城服务百万老人
20多名代表获奖
三年来,蓝马甲4万多名志愿者走进了百余个城市,服务了超过135万人次老人。今天,他们中的20多位代表也来到了现场。
来自上海的蓝马甲科技银发宣讲团对AI、大模型如数家珍;西湖阿姐服务队是杭州亚运会官方城市服务团;杭州民警刘献国不断改微信名,只为让老人更好识破骗局;西渠镇社工张霞在沙漠小镇中教老人用手机……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但始终冲在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老年人,人人都能做5分钟蓝马甲志愿者。
蓝马甲致敬优秀志愿者
在发布会现场,主办方还向优秀蓝马甲志愿者、优秀合作伙伴、最具影响力团体颁发了奖杯。
“蓝马甲不断创新‘为老’志愿服务新思路,带动了公益志愿服务和志愿者队伍的体系化发展。” 中华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姚立新表示,蓝马甲重阳敬老月系列活动已经成为重阳节的一个标志性公益品牌,为推动涉老志愿服务发展、加强“智慧助老”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
编辑:熊润淼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3网络中国节·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