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展指南|天下有情人——《西厢记》文化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10-22 23:12

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图片

天下有情人:问情·西厢

展期:2023年10月25日-2024年2月25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层展厅一、二

问世间情为何物?情尽何物,万物有情。从字里行间的书写,到笔墨丹青的描绘,再到瓷里釉外的凝彩和舞台的演绎传唱,西厢故事穿越古今,流传千载,只因我们始终向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理想。《西厢记》是“情词之宗”,是“丽曲之最胜”,是“天下之至文”,崔莺莺与张生情起、情续、情守、终得圆满。本次展览便跟随莺莺与张生一同四步问情,在跨越时空的中国式爱情故事中,寻找爱情的答案。西厢月上,好戏开场,请君听取琴声一缕,赴一场有情人之约,感受传统文化的悠长魅力。


图片

南木生花——广式家具艺术与生活展

展期:9月15日-12月25日

地点:广州市文化馆中心阁一楼特展厅

广府之美风生水起,千年商埠带来开放与交流,凝聚成中西交融、多姿多彩的广府文化,演变为独具特色的广式生活方式与生活智慧。广式家具根植于斯,从纹饰设计到造型结构,无不蕴含着岭南风物与广府匠心,是体现广府生活方式与社会习俗的绝佳代表。本次展览在广府美学板块中,通过生活化的展示,营造情景化的体验空间,传递广府文化之美。展览中借助 “待客之礼”会客场景中的广式家具、“生活之趣”休闲场景中的广式家具、 “寝中之美”卧室场景中的广式家具等展示,共同呈现丰富多姿的“广府风韵”。


图片

202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

展期:10月18日-10月31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3、4号展厅

本次展览展出的是202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的优秀学生作品。“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本科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承办,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协办,是面向全省大学生开展的公益性工业设计创意实践活动。本届大赛以“重构·衍生·共创”为主题,按照“专家指导、部门协调、高校承办、学生参赛、企业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参展作品涵盖了智能与体验、服务与系统、文化与社会、时尚与生活、健康与环保五大类别的优秀获奖作品。


图片

圆·心——谢远清×汤延艺术展

展期:10月14日-12月31日

地点:JenHouse生活艺术空间 | 臻画廊

本次展览是艺术家谢远清、汤延伉俪的新展,呈现他们的雕塑、水墨新作。两位艺术家从个人视角出发,通过作品传达对生活、情感和现实的理解,展现出谢远清、汤延日常和艺术上刚与柔交融的有趣对比与互动。圆,是世界上最自然的形状最和谐的曲线,它象征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是生命的原点;而心,则是情感和思维的核心。谢远清执着于以三维塑造与当下时空对话,他的“胖子”雕塑持续创作超过20年,而他富有力量和动感的系列创作,也展现出对生命和创造力的深刻理解。汤延的作品带着女性的敏感,她的水墨笔触灵动而又情绪强调,画作中的一个小念头、一群小女孩、一些小玩偶,都演绎出种种生动形态,让人感受到生活里的各样细微情绪。本次“圆·心”展览,将水墨的柔与雕塑的刚相互交织,呈现出一幅关于自由、探索和回归内心的画卷,犹如太极一样双手画圆,刚柔并济,从而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赏体验。


图片

光影重构——当代摄影与中国传统

展期:10月1日-11月5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7、8号厅

本次展览试图在学术上较全面梳理当代摄影对中国传统的再造,以“历史先声”“图式重构”“空间考古”“观念演绎”“媒介共生”为题,把不同艺术家的创作置于一种互为上下文的结构中,以期更清晰和结构化地呈现背后的历史渊源、时代语境与类型衍化,为重新观察和评价这些语言、逻辑和样貌上殊异极大的创作,提供一个历史性的框架和视角。上世纪20年代初,摄影开始脱离照相馆的实用匠术,成为一种比附文人画的业余雅趣。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中“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论争旷日持久,文化民族主义于日甚一日的家国危局中影响至深,以陈万里、刘半农、郎静山、吴中行等为代表的摄影者,致力于在摄影中承继与发扬“中国人特有的情趣和韵调”,故而有以文人画改造摄影的第一次高峰时刻。摄影的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图片

先生之风——郭莽园艺术展

展期:10月16日-10月31日

地点:广州画院先生画馆

本次展览呈现郭莽园先生的新作35件。郭莽园是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现为西泠印社社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画院艺术顾问、中国手指画研究会顾问、广东华人书法院名誉院长、水墨村村民。他的水墨画自由出入传统,唯求直抒性灵,大写意雄浑古拙、逸趣横生。书法醉心于南帖北碑,尤以榜书见长;兼攻治印,亦工诗。时论誉其为当代文人画大家,走出一条个性鲜明艺术道路。郭莽园先生的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版本馆、国际奥委会、广东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等单位收藏。


图片

远望当归——纪念肖像雕塑创作展

展期:10月18日-10月31日

地点:广州市白云山雕塑展区(广州雕塑公园)

本次展览是“匠心——2023广州雕塑公园雕塑邀请展”的板块之一,展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纪念肖像创作课程关于“广东省书画历史名家”和“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学人物”两个主题的22件作品。为将课程作品向社会进行广泛传播,此次展览是一次走向公共场域、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益性展览。本次展览的作品的尺寸虽小但气场强大,大部分作品约1米左右,多为玻璃钢材质,在尺寸和材料上较符合架上雕塑的特点,但因为是“实题实做”,根据现场实景“量身定制”的大型公共雕塑作品,即使缩小比例也能感受到强烈的张力与对场域的驾驭。


图片

千帆踏浪——第五届「咖势」精品咖啡文化节

展期:10月27日-10月29日

地点:海心沙3号桥

本届“「咖势」精品咖啡文化节”以“千帆踏浪”为主题,以广州本土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咖啡品牌为参展阵容主力,集结了170+咖啡及相关生活方式品牌,咖啡香气将再次弥漫广州中轴线地标。此外,来自北京、上海、昆明、成都、天津、重庆等国内城市的独立咖啡品牌,与来自新加坡、韩国、泰国、美国、英国等海外品牌也都参与到本次展览中来。即使各式特调滋味持续为我们带来新刺激,但无可否认,最让人难以割舍的,还是咖啡师们用直觉、用双手、用心、挑选、制作,奉上的那一口简单纯粹。而咖啡师们在展览中展现的,是对自己潮流的创造。


——深圳——

图片

星星通信——董彦希个展

展期:9月28日-11月18日

地点:白境艺术空间

本次展览呈现董彦希的29件作品。卡通是董彦希的主要语言,她的作品带领观众进入了一个她心灵深处的游乐场,这个游乐场仿佛可以接收太空神秘信号,持续生长、散发能量,充满着快乐与希望。而艺术创作不仅依赖知识、文化与技巧,创作动机还要出自生命的本能冲动。董彦希的艺术创作天马行空,极具想象,为观众构建出一个乌托邦式的梦想王国,指向人的解放与自由,呈现出真挚热烈的情感,通过画面的构建疗愈我们的心灵。本次展览中,董彦希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艺术化处理,融合她的艺术体验和对于艺术的理解,表达出她对于世界的感受,使之成为内心的精神寄托。


图片

重塑与再造——数字人与数字艺术展

展期:10月9日-11月10日

地点:关山月美术馆一楼中央厅、C厅

当艺术遇见科技,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科技与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新的行业趋势,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首届数字人创新应用大赛获奖作品、国内优秀数字艺术家作品和深圳本土艺术家数字艺术作品,是数字人与数字艺术的一次碰撞与融合。本次展出的大赛获奖作品展现了我国数字人产业发展的水平,呈现了我国数字技术和应用场景融合发展现状,勾画了数字创意产业生态体系的最新面貌。数字艺术作品则带来了艺术家对于科技与艺术的奇思妙想,这些作品勾连了过去与未来,揭示了现实与宇宙的古老寓言,聚焦人类与技术的关系,多角度探索未来新兴数字媒体技术介入人类生活的价值、意义和问题。展览集合了当下最具热度的人工智能算法生成、虚拟人交互、潮流艺术等话题,利用空间算法识别、人机交互、VR等技术,打破传统藩篱,挑战认知边界,探索多元世界。自由驰骋的艺术,为科技增添了不少人文言说,变幻无方的科技,为艺术注入了许多表达方式。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也带来了一个美好甜蜜的未来。


图片

“韩家英的设计辞典”个展

展期:10月28日-12月17日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7-8展厅

这是个别样的设计展,展览的重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设计作品,而是聚焦于韩家英工作背后的思考方式、创作历程及多样的艺术创作。在韩家英的设计世界中,他通过回归设计的基本元素去探讨设计的本质,通过研究传统汉字试图去寻找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次展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设计成品展,而是反过来,展示了设计成品背后的创作过程。通过若干手稿和档案,以及各种几何图像、传统汉字、设计材料,展览希望传递给观众的不仅是设计本身,也包括一种设计态度和创作思路。一些矩形圆形等几何图形、一组横竖撇捺等书写笔画,抑或是一堆红橙蓝绿等色块,这些看上去稀松平常的元素充斥着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但人们往往不能直接识别出来,因为他们已经通过无限的排列组合顺序形成现代社会丰富多样的视觉文化系统。本次展览展出了近百件大小不一的作品,时间跨度有30多年,包括韩家英近10年间的设计、绘画、装置、雕塑、影像,以及更早的草稿、文献与档案。这些不同媒介的创作与实践,建构了韩家英独特的工作方法和设计体系,也塑造了韩家英设计的原创性价值,成为本次展览的主线。


图片

把脸埋进土里——杨洋个展

展期:10月21日-12月9日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南海意库5-107,BAProject计划单位艺术空间

本次展览是当代青年艺术家杨洋的个人展览,展出了他的创意作品。在他的作品里面可以看到与动物和环境的互动,和他对于自然与生命的思考。杨洋表示,“之前我也做了一些关于动物和环境的作品,那是我自己臆想出来的小动物,和一些自然山体。但现在我眼前是真实的,大自然对于生命的反馈。”


图片

徽风皖韵——戴斌新徽派版画作品展

展期:10月19日-11月27日

地点:中国版画博物馆2号展厅

本次展览展出的是戴斌的新徽派版画作品。他将艺术看作一种精神召唤,具有时代担当;他用整个生命拥抱创作对象,把全部心血和精力融于作品之中的思想境界。戴斌先生作为安徽版画家艺委会顾问、新徽派版画名家之一,他的水印版画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反映了安徽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特色,既有一定的文献史料艺术价值、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资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佛山——

图片

瓷的精神——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优秀作品巡展

展期:10月18日-12月18日

地点: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

本次展览是“景德镇国际陶瓷双年展优秀作品巡展”在佛山站的巡展,选了100件(套)优秀作品,分别来自16个国家,涵盖器皿、雕塑、陶瓷绘画与装饰、装置、影像五大板块,不同技法、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的作品,多方位再现当代世界瓷画艺术的新面貌,展示中外艺术家在陶瓷绘画领域取得的最新成就。“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优秀作品巡展·佛山站”。“景德镇国际陶瓷双年展优秀作品巡展”是去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并立项的国际文化传播项目,体现了国家对陶瓷文化的国际化传播的重视,也填补我国作为陶瓷大国没有面向世界的高质量的国际展的空白。时值大湾区框架下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时期,本次石湾巡展规格高端,艺术作品丰富多元,推介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成果,助力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也满足了加强学术交流,推动陶瓷文化艺术、产业以及陶瓷教育的发展,激发中国当代陶瓷艺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需要。


图片

象外——2023“石湾杯”青年陶瓷艺术大奖赛作品展

展期:10月20日-12月17日

地点:禅城区石湾星光工业园

本次展览展出的是2023“石湾杯”青年陶瓷艺术大奖赛中的优秀作品。“石湾杯”赛事已连续举办11届,成为国内最有号召力的陶瓷赛事之一。今年更是强化国际化的办赛宗旨,向全世界邀约,共征得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作品1519件/套,参赛人数1242人,参赛作品和参赛人数创历届之最,石湾杯大赛正以兼容并蓄的胸襟和国际化的视野推动了中国当代陶艺的发展。本届大赛以“象外——演绎泥性,多维生成”为主题,展览展出了2023“石湾杯”入围终评的100件/套作品。


图片

朴拙传神——首届“美陶湾杯”中国传统陶瓷雕塑大赛作品展

展期:10月20日-11月18日

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专题展厅

石湾陶塑朴拙传神,其陶塑艺术与中国传统雕塑实乃一脉相承,是岭南文化的亮丽符号。“美陶湾杯”是打造石湾陶艺“对话世界”的又一璀璨窗口,大赛首次举办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美院高校学子和艺术家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共征集作品548件/套,推动了陶瓷雕塑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展览展出了2023“美陶湾杯”入围终评的100件/套作品,作品生动传神,极具石湾陶“朴拙”特色。


图片

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学校设计作品展·第八届广东省高校设计作品学院奖双年展

展期:10月20日-11月18日

地点:石湾公园陶·创客会馆;佛山市禅城区弘汉陶展馆

“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学校设计作品展·第八届广东省高校设计作品学院奖双年展”是广东省教育厅从2015年开始举办的广东高校美术与设计作品双年展,2018年开始增加粤港澳大湾区学校参与进来,经过多年的持续举办与深耕,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地区学校美育的品牌活动。省内有125所高校、港澳8所参与本次展览,展示涵盖20多个设计专业,参与人数高达3000余人,共收到近4000件作品参与评选,最终评出500件设计作品展出。


图片

山界·李颜珣陶瓷作品展

展期:2023年10月11日-2024年1月20日

地点:佛山市阁瓷博物馆

本次展览是李颜珣在广东举办的首场个展,作品涵盖了其近二十年来探索定义的“陶瓷绘画”和“绘画陶瓷”的艺术创作历程,是一次站在复盘的维度,以山水意象为主题,展现出一个无限生长的陶瓷艺术的“界”,这也是一场跨越界限、探索无限可能性的艺术之旅。李颜珣老师的作品展现了丰富多变的颜色,融合了当代艺术思想,巧妙融合中国古今文化与工艺,展现多元陶瓷艺术,创新了陶瓷文化。


图片

旧物新生——美陶湾文创设计作品展

展期:10月20日-12月18日

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文创馆

本次文创展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创作,以石湾地区文化为基源,围绕传统民艺振兴与传承、广府文化生活形态,文化传承与创新、传统智慧与当代设计等话题展开。项目从5月启动,共发动400余名学生参与,设计了近千件文创作品,最后展出150件(套)文创精品。


——汕头——

图片

潮剧衣箱——阿板插画展

展期:10月20日-10月26日

地点: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馆

具有程式的衣箱系统和装扮,是戏曲舞台塑造人物形象不可或缺的手段。是演员们完成表演创造角色的重要元素之一。潮剧的衣箱系统,可以归纳为五类:服饰、髯口、盔头、鞋靴、舞台道具。本次《潮剧衣箱》插画展,仅从潮剧衣箱其中一个门类——潮剧服饰上进行探究展示。通过32个门类的服饰种类,以经典剧目的人物穿戴为范本进行插画创作,通过角色的绘制,让观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潮剧的衣箱服装系统。通过服装式样、图案和色彩的变化,计分常用服装一百多套。通过定型化与可变性结合,运用穿戴技巧,就可满足上至周秦两汉,下至唐宋元明,社会各阶层,以及九天玉宇,海底龙宫等各式人物的穿用。


——香港——

图片

季风交汇——日本艺术家群展

展期:10月14日-11月28日

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黄竹坑空间

中国香港与日本,一个亚热带季风气候,一个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都拥有季风气候特征,有同也有不同,如同6位艺术家在同样的地域之下孕育的不同艺术表达方式,各有独特性。日本艺术家在中国香港展出他们的作品,就像两种属性的季风交汇,两地的艺术家可以趁着“风”来,进行一场艺术的碰撞。本次展览由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主办,黄迪、陆向怡策划,杨慢慢统筹,呈现牧田爱、梅沢和木、山口历、TIDE、西祐佳里和荻野夕奈6位日本艺术家的全新作品。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陈灵君

编辑:周佩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一周观展指南2023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