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要主动一点,做“银发市场”的推动者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3-10-23 23:19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8亿,占总人口的19.8%,但与老龄化社会相匹配的老年消费市场尚未成气候。重阳节期间有媒体调查发现,适合老年人衣食住行特点的消费品普遍存在供应不足、款式老旧、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此外,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导致企业不愿投入研发,老年群体因为传统观念不愿意花钱等,也是困扰老年消费市场发展的原因。

要细究起来,老年消费市场不发达,主客观原因都有。一方面,老人并不是都没钱,传统上,很多老年人确实生活在经济压力中,尤其是那些退休多年、主要依靠微薄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但同时,也有大量的老年人掌握着家庭的经济权力,他们拥有房产、储蓄和投资,这部分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不容忽视。

从消费观念上说,出于长期的节俭习惯,老年人在消费意愿上可能更为保守,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消费能力,只是老年人见多识广,更讲究性价比和实用性。与其说老年消费品市场小、老年人的钱不好赚,不如说,是商家对老年人群体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还研究不够,没有打到“痛点”上。

站在企业角度,许多生产厂商不愿意进军老年市场,源于市场定位与利润预期导致的信心不足。例如很多企业认为针对年轻人或中年人的市场更具有盈利潜力,这一群体消费能力强,且更容易接受新产品和新技术。相对而言,老年人市场虽然庞大,但老年人接受新鲜事物有困难(如智能手机和电子商务)。且为老年人设计产品要考虑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针对视力、听力、操作习惯等做特殊设计,这就涉及更高的研发成本。

可另一方面,正因为老年消费市场长期被忽视,竞争相对较小,为那些愿意研究和投资这个市场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银发”市场的规模和潜力都将进一步显现。

每一个人都有变老的时候,为老年人设计产品,应该将心比心。设计者不妨想一想,自己觉得不美、用起来不方便的产品,老年人难道会喜欢?

在老年消费市场发达的日本,充满人性化、个性化、设计出色的产品比比皆是。比如市场上的各种助行器/助行车,不仅使用轻便,容易折叠携带,把手更是符合人体力学设计,减少疲劳。与传统的单一色调、工业化的外观不同,不少助行器设计色彩鲜艳、样式多样,老人家用起来能保持时尚感——不是“老弱病残”而是“时尚达人”,这样的心理暗示很重要。老年人也是“正常人”,以尊重、平等态度待之,应该成为相关产品设计的“第一性原理”。

当然,所谓“顾客是上帝”,要改变现有的市场局面及业界态度,老年人首先要把自己当“上帝”,以实际行动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反过来影响市场。

首先,应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消费市场中,不仅仅是购买产品,还可以为产品提供反馈,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老年人的需求。

其次,不仅自己购买,也鼓励子女和身边人购买高品质、具有实用性的产品和品牌,以真金白银来支持“善待”老年人的企业和商家。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通过社交圈,推荐和分享自己觉得好的产品和服务,帮助这些企业扩大市场份额,促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针对老年人进行开发。

最重要的一点,老年人应该成为终身学习者,持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这不仅可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还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做有购买力、鉴赏力和推广能力的消费者。 □ 果冻

编辑:张子庆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