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谈南昌唐山,意在敦促校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真正负起责任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3-10-23 23:18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10月23日,针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国务院食安办约谈江西南昌、河北唐山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指出涉事学校、主管部门的问题,并强调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决守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

今年6月,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的“指鼠为鸭”引发全网热议,事件余波尚未过去,10月又发生了华北理工大学“指鼠为牛”事件。大专院校食堂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且事件均与老鼠有关,着实令人担忧。

两起事件的相似之处,均在于当事人有拍到清晰的图片或视频,亦有监控录像,但涉事食堂都坚称是“正常食物”,一个让鸭背锅,另一个则甩锅给牛。

尤其在“鼠头鸭脖”事件中,荒谬的不仅是食堂的诡辩,更是从校方到主管部门监督责任的节节失守。当时,不仅食堂坚称异物为鸭脖,校方以官方微博发文力挺食堂,称学生反映内容与事实不符,甚至校方在声明中还指当地的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都“初步判断为鸭脖”,迫使当事学生书面“澄清”。直至江西省政府成立了联合调查组,介入调查后,才发布最终声明认定为鼠头。

国务院食安办指出,南昌市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弱化、涉事学校主体责任悬空、主管部门行业管理责任缺位、监督管理责任落而不实、应急处置工作失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教训极为深刻。用词严苛,正是因为环环失守的监督管理责任,暴露出来的不只是个案的问题,更是系统性的监管缺位。本来可以很简单的一件事,却直至舆论声量迫使省级调查组介入才为鸭脖“平反”,伤害的不仅是学生的身心,也是有关部门的公信力。

时隔四个月,再有华北理工大学食堂故伎重施,“指鼠为牛”。此次,校方迅速切割,指食堂一餐饮公司违反食品卫生相关规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食品卫生问题,并立即解除承包合同。其后,当地监管部门也介入调查。然而,舆论仍担心,如果惩戒机制和处罚力度有限,违法成本过低,且并未将监管漏洞堵上,很难避免下一次“指鼠为X”事件的发生。

事实上,除了在饭菜中出现如此刺激人神经的鼠头,日常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亦不少见。10月22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公布5起今年学校食品安全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包括在原料控制、加工制作过程、场所和设备设施清洁维护等方面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被取缔供餐资格,食堂餐食抽样检验不合格,食堂违规将餐食供应分包给另一家校外配餐单位、远距离配送时间过长导致餐食产生异味,食堂厨工操作不当造成交叉污染食物,以及有食堂涉嫌采购使用包含金属农药的不合格食品原料等。这些典型案例让人不得不为学生捏一把冷汗。如何通过常态化的监管守住每一个环节,是解决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必须面对的挑战。

从“指鼠为鸭”到“指鼠为牛”,教训已经足够。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桩桩件件,都关乎学生的安全与健康,容不得一丝轻忽、容不下半点侥幸。如何落实校方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让监管部门在每一环节都不掉链子,公众需要一个合乎期待的解答。

编辑:张子庆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