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在时尚媒体界工作二十年,在业界有“时尚女魔头”之称,49岁离开职场高位,50岁从零开始创业,经历了挫折谷底与涅槃般的转身,活出了优雅的底色;另一个则是驰骋在娱乐经纪圈、综艺圈、直播界、大码女装领域的“80后”跨界大咖,不为自己设限,敢于尝试各种可能性,活出了自信与光芒。
10月29日晚PAGENONE五道口店读者云集,人气爆棚。《优雅转身》一书的作者晓雪和嘉宾杨天真与现场读者一起,分享了人生选择、女性成长以及如何抵抗职场焦虑等话题。这两位都曾经历过职场的跌宕起伏和众多的“第一次”勇敢尝试,“勇气”两个字,成为分享会现场的关键词,她们面对人生挫折和人生新生的通透智慧,感染了线上线下众多读者。分享会由赵晓鹿主持。
新书分享会 左起:赵晓鹿、晓雪、杨天真
勇于接受挑战,开启新的征程
“这是我的第三本,和前两本书很不同,我终于在53岁这一年,有勇气写出了自己成长中的那些迷茫犹豫和挣扎反复。” 前ELLE中国版主编晓雪,十余年前曾凭借《优雅》一书,将美、时尚、优雅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带给了众多女性朋友,影响了一代都市女性的成长。如今,她携新书《优雅转身》,用转型后的新身份——自媒体人、优雅精神代言人,真诚向广大读者袒露自己跨越数十年的成长故事。新书问世不到一个月,已稳定占据当当网新书总榜前列,读者反响热烈。
《优雅转身》作者晓雪。
在活动现场,晓雪首先分享了新书《优雅转身》的缘起。晓雪坦言,“转身”这个词对她个人而言,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当她从职场舒适区进入未知的职场盲区,一切从头再来时,经历了人走茶凉的挫折谷底,也体验过不自信的迷茫踌躇,感觉自己的生命突然由原来填满内容的纸变成了一张白纸,从曾经熟悉的镜头后转向如今陌生的镜头前,从选择别人到被别人选择,这个转变让她遇到了很多挑战,特别是在自信心方面。她讲述了如何克服不自信并用500天时间学会在镜头前做到放松,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嘉宾杨天真。
杨天真也分享了她“转身”的故事,在从幕后转到幕前的过程中,她曾一度不太接受自己被贴上“艺人”的标签。但在意识到自身的身份已经发生转变,不再是艺人的经纪人,而自己已经走到镜头前时,她逐渐接受自己的新角色,并全力做到最好。
晓雪希望这本新书能够给所有处于人生转折点的女性朋友以勇气——不管是29岁、39岁、49岁,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职场的不确定性、人情的冷暖、生活的迷茫。但只要我们每个人勇于接受挑战,勇于开始新的征程,就没有什么是来不及的。
优雅是“接纳不完美的淡定”
作为优雅精神代言人,晓雪这些年一直在身体力行,为“优雅”正名。在她的影响下,众多女性读者已将“优雅视为一生的必修课”。她在活动现场和大家分享了自己近些年对“优雅”更为丰富的人生解读。在这几年创业过程中,一直处于被选择的状态,被合作商选择,被广告方选择;有时被选上了,有时没被选上。晓雪坦言,后者实际才是人生常态,可能会感觉不舒服,但这种不舒服会让人得到成长,或者说能更淡定地面对生活。
晓雪说,姥姥对优雅的定义——“优雅是追求完美的心气和接纳不完美的淡定”,她在二三十岁的时候一直没读懂,直到人至中年,经历了更多的人生跌宕时,她才逐渐领悟。姥姥口中的“接纳不完美的淡定”,是指落选并不是坏事,只是人生的一面而已,如果接受它的话,你会活得更自在。
对于此,杨天真也谈及自己的认识。她在自己35岁,公司的艺人经纪事业做得蒸蒸日上时,宣布不再从事经纪人相关的工作,“我那个时候,已经坦然于未完成。不是每件事情都要做成理想中的样子才算可以,什么让你快乐和有投入感,自己最清楚,不是别人的评价和别人对你的期待。我在成长过程中克服了一个很大的东西,叫作‘别人对你的期待’。”
杨天真认为,人一定要学会向内看,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当我们把自己理顺了,知道哪些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即使前面的路不顺,只要顺着自己的初心走,会把结果看得比过程淡很多。
接触真实的世界,找到自己的道路
对于如何在职场上获得转型的成功,其中的力量与勇气从何而来,在活动现场,两位嘉宾和现场读者真诚作了分享。
杨天真谈到,她的自信来源于她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支持和开放式的家庭教育环境中,这让她很早就获得了自主意识,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校里,她一直都扮演着解决问题的“关键人”角色。“我会非常尊重自己的欲望,不管是什么欲望,我都会选择用合理的方式来实现它,并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而关于自己适合做什么,是需要与真实世界进行碰撞的,真实会让人获得巨大的行动能量。晓雪老师在新书里,就讲了很多她如何触碰真实生活的故事,这是很宝贵的。”
晓雪则分享了自己如何面对高考的失利,以及后来如何通过阅读和做不同的兼职工作,来和真实世界进行接触与碰撞,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这些经历让她在职业生涯初期,获得了与人打交道的情商训练,在面对职场困境的韧性方面也获得了成长。
如何面对职业困境?尊重内心真实的选择
在谈及现场读者很关心的问题,即如何面对职业困境时,晓雪动情讲述了当年在决定离开ELLE时的内心历程。她一直崇尚匠人精神,觉得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把事情做到最好,是最理想的;但当做到第七八年的时候,内心开始有了一点疲倦感,突然对最爱的看秀,不那么有热情了,职场的“围城”效应开始显现,原来最爱的工作,已不太能给自己带来激情,逐渐想给自己换一种活法,虽然当时并不知道那个活法在哪里。对于此,她表示,不后悔就是正确的选择。
杨天真也分享了她之前遇到的职业困境。在当经纪人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一直处于比较负面的情绪内耗,让她感到工作失去了价值,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解决内部的问题,而不是推动事情的发展。她选择通过旅行来发现更多新的灵感和生活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断地给自己空间,去面对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我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真实的回馈真实世界中所做出的真实的内心选择。”
购物或内修,何为摆脱焦虑的良方?
活动最后,两位嘉宾分享了各自摆脱内心的焦虑的方式。杨天真认为,通过购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一些焦虑感,毕竟这种方式不会麻烦到别人,自己就可以完成。然而,购物并不是终极方法,当真正遇到对自己造成困扰的事情时,通过写作,把它们记录下来,梳理一遍事情和自己的感受,从而发现一些问题的细节,这是一个很好的和自己对话的过程。
晓雪则主张用内修来克服焦虑,“通过买包来缓解压力,我在40岁以前特别认同。但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发现这个方法的作用会变小。举个例子,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买一个包能高兴半年;而自己到了40岁时,可能高兴两个晚上就过去了。再往后,就得自己不断寻求新的价值,这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