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郭若梅 发自北京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有哪些创新模式?11月4日,北京平谷法院审管办主任朱政在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法治平行论坛上介绍平谷抵押融资的探索经验。
据了解,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即农村土地在出让、租赁、入股等过程中,与国有土地享有同权同价的入市策略,实践中存在不同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
朱政在论坛上介绍,不同于直接出租、出让和作价入股等几种常见的模式,平谷进行了抵押融资模式的探索尝试,即发包方以签订同意处置承诺书,同意对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用于抵押及合法的流转,而后对普通土地进行价值评估,价格确定后进行抵押。目前,平谷的邮储银行和工行都已进行试点,贷款已经落地。
朱政例举了一个成功案例:平谷区的北京正大蛋业有限公司摸索出“四位一体产权模式”,首先是农民出土地成立合作社,正大集团成立正大畜禽科技有限公司,平谷区政府成立谷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最后正大集团与谷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同成立谷大农业投融资平台,项目银行贷款70%,由平谷区政府提供全额贴息支持,项目资本金30%,由正大集团出资和谷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出资,各占50%。
谷大农业投融资平台委托正大置地做基建工作,建好的项目租赁给北京正大蛋业有限公司。北京正大蛋业有限公司向谷大农业投融资平台支付项目租金。项目租金的用途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偿还银行贷款,剩下的作为农民土地租金的支付及农民的分红。分红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8年,为还贷期,每户分红是5000元;第二个阶段是9~12年,为还资本金,每户可以分得7400元;第三个是13年~20年,是成熟期,农户可以分得2.3万元。
朱政认为,分红的增长可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另外农民通过土地租金的方式获得了稳定的收入。这个案例体现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租和入股两种模式结合的典型案例,让两种模式的优势发挥最佳效果,同时又通过两种模式相互制约,将弊端风险降至最小。
朱政称,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用地入市模式不一定是单一的,可以是两种模式的组合形式,甚至是多元多个单一模式之间的取长补短,使机制更为灵活,能因地制宜,赋予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生命力。但不论是哪种模式,一个高效调动各方积极性、适合地区发展的务实收益分配机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以谁想转谁收益为基础,谁投入谁收益为核心,全程公开民主决策,在收益分配中兼顾公平的原则。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