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0万人次观看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龙岗创新探索论坛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3-11-09 14:46

11月6日,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龙岗创新探索论坛在龙岗区外国语学校举办。本次论坛是一场规模宏大、立意高远、影响广泛的跨区域活动,论坛特邀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希贵做专家主旨报告,龙岗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左发出席论坛并致辞,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肖红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处处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裘建浩,资深媒体人、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斌及深圳市其他区教科院领导也出席了本次论坛。

600余人现场参会,论坛直播超过40万人次观看

校(园)长是促进区域教育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学校和区域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龙岗区教育局一直高度重视校(园)长的培养,不断搭建专家引领、深度研修、分享交流、共同成长的校(园)长学习平台,从龙岗区校长分享学习会到升级迭代后的龙岗区校(园)长大讲堂,龙岗区教育局已成功举办39期活动。在每月一次的活动中对话交流、思想碰撞,已逐渐成为龙岗区校(园)长专业学习的新常态。

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龙岗创新探索论坛是龙岗区校(园)长们对大讲堂一年学习收获的梳理,旨在进一步明确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方向、明晰发展思路、坚定发展信心,在推动龙岗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

当天,龙岗区220多所学校校领导代表、江西寻乌、广东肇庆、顺德等地教育同仁共计600余人现场参加了论坛。此外,论坛还同步在南方都市报APP直播,超过40万人次观看。

丁左发在论坛致辞中提到,龙岗区多年来一直坚持教育优先、教师为本,为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发展搭建平台。特别是,深入推进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具有龙岗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项目已连续两年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综合改革类示范项目,并依托北师大、华东师大等高校资源,打造卓越校(园)长培养工程品牌项目,有力推动了龙岗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本场论坛是龙岗区新时代的品牌项目——校(园)长大讲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校长、园长能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将专家的智力优势转化为学校发展的治理优势,切实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共同推动龙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携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龙岗教育工作者作主题分享

如何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效益?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学校管理、课程、课堂、评价等教育教学全领域?如何深化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这些都是需要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深度思考、亟待解决的难题。

围绕以上主题,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肖红春、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总校长唐文红、仙田外国语学校校长吴红剑、千林山小学校长宋冰四位教育人分别作了主题分享。

从第三方评估看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变革

提升教育质量,师资是重要因素。区域如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肖红春从“发展监测,破解教师专业发展难题”“顶层设计,变革区域教师研训模式”“实践创新,凸显区域教师发展特色”三个方面分享了龙岗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变革的思考与实践。

她分享道,龙岗区教科院近年来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难题,并结合第三方监测结果的分析、应用及改进建议,积极探索破解教师专业发展难题的有效研训模式,顶层设计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变革的三态逻辑,即关注业态,聚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找准方向;立足常态,瞄准教师日常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契合需求;重构生态,在系统的层次思考和解决问题,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生态保障支持,并形成区域协同、五级赋能、四项赋权支撑区域教师发展模式变革的三大机制。通过实践创新、生态重构,龙岗区创设出校本研修的PUSH工程、课程博览会——工作室引领万师创课、干部双向协同研修、区域统筹家校共建家庭教育指导四大成效显著的特色项目。

理念与模式美好教育从学校到集团的治理升级

基于“立足于为了人的生活的出发点,唤醒、 带领、 指引、 培养人过美好生活”的教育思考,唐文红在龙岗区外国语学校创建伊始就提出了美好教育理念,并构建理论与实践体系。

在论坛中,她阐述了“玉兰花”课程体系、“五I”美好教学、“三有”美好教师、“三雅”美好德育、“三味”美好环境等一系列“美好策略”,指出“美好教育理念演化为文化、机制和路径,形成一种生产力,推动教育实践,让美好想象成为美好现实”;介绍了美好教育的集团延伸与美好教育升级治理举措:“强化文化认同,塑造共同愿景” “构建治理框架,完善发展机制” “运用经权智慧,调和传承创新” “实施四轮驱动,提升品牌价值”等。在报告最后,唐文红校长指出:“从理念到模式,美好教育已经形成标准化、内涵化、特色化的治理体系;从学校到教育集团的治理升级,美好教育已经具备专业性、适用性、针对性的治理能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现代化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国家课程之仙外重构

吴红剑从师生内驱生长的角度分享了学校在课程、关系、制度和空间等方面进行的重构。课程重构方面,学校探索出一条遵循学生内在成长规律的课程改革之路。初中文化科目试行了ABC三个层次走班教学,艺体学科分专项模块走班教学;小学文化学科实行分段贯通强基。关系重构则围绕着教师发展、师生和谐、家校共育、校外资源方面搭建四个伙伴成长共同体,形成“互为伙伴、共同成长”的校风。制度重构方面,学校创新性地设置了高级职称聘期积分制、中层干部任期年考制和二三四学部抵近一线制等系列机制。空间重构则是强调师生共建共创共享。学校的文化标识、楼名征集、推广视频都是师生们的自主创作;饭堂、球馆的墙壁、下水盖板交给美术模块孩子们去涂鸦。

基于儿童立场的智慧教育环境与课程创新

千林山小学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双区”深圳智慧教育示范校,近年来在智慧教育领域的探索颇受区域关注,宋冰是深圳教育信息化领军人才培养对象,致力于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本次论坛上,他分享了学校智慧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成果。在“智慧教育+儿童友好型学校”的理念引领下,学校注重顶层设计和系统架构,独创性地研发出“i阅”智慧阅读系统,构建了“T-D-R 智慧阅读”课程新范式,助力课程创新和教学改进,推动教与方式变革,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素养。学校还积极探索智慧教育环境下的跨学科课程与教学,形成跨学科课程“桥式”结构模型,联通线上线下资源,运用二维码、物联网等新技术搭建学生数字化评价体系,初步实现“教学评展”一体化。

专家主旨报告

李希贵:用最少的力气做最好的动作

作为几度成功推进学校转型与改革的全国名校长,李希贵有着高远明晰的教育哲学与务实深厚的办学实践,本次论坛,他以《用最少的力气做最好的动作》为主题,做了一场将近3个小时的深入分享。他认为校长管理的能力体现在“能否用最少的力气做最好的动作”,校长办学,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教师与学生多样化发展,强调从重组结构、改进制度、配备工具三个层面,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效能。

李希贵的讲座为参会人员带来诸多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引发了他们的强烈共鸣。校长们纷纷表示,讲座的内容非常有针对性、实用性,为其提供了实用的学校管理方法,指明了学校发展新方向。

采写:南都记者 王童 通讯员 邓彩燕

编辑:王童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