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年会在东莞举行,会上发布《东莞倡议》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3-11-13 18:28

11月12日,202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年会在东莞举行。全球五大洲31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海外华文媒体齐聚东莞,是历年参会人数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一届。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庞国梅等领导嘉宾参加活动。

4464x2976_6551db69338af.jpg


发出《东莞倡议》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本届年会以“汇聚湾区新势能,打造湾区国际传播新矩阵”为主题,举行了全体会议、 “海外华人眼中的十大新闻”评选启动等一系列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故事、湾区故事进行国际化创新传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据介绍,时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在本届年会上发布了《东莞倡议》,向各位媒体代表发出倡议,一起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同舟共济媒体融合发展,携手奔赴新时代新征程,赓续担当新气象新作为。

图片

《东莞倡议》提出,进一步发挥连接中外的独特优势,做东西方交流的纽带,做传递真实信息的桥梁。《东莞倡议》还提出,诚邀全球华媒到粤港澳大湾区、到广东多走多看,实地感受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气象,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湾区故事,多献睿智之言、多出务实之策,做好“交流互鉴联络人”。

提升讲好故事的能力

围绕“汇聚湾区新动能·打造湾区国际传播新矩阵”的主题,与会的华文媒体代表和专家学者深入讨论、建言献策,共同推动华文传媒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讲好故事的能力,凝聚世界共识“公约数”。

其中,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常务理事、罗马尼亚欧侨传媒集团董事长、《欧洲侨报》社长高进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拓宽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文化之路、友谊之路,海外华媒应利用熟悉所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优势,成为一面独特的窗口,让当地民众听到中国声音,读懂中国故事。

图片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郑亮表示,海外华文媒体根植当地社会,熟悉所在国的社情民情,可以成为对外传播的“桥头堡”。而在国际传播工作格局中,大湾区是整盘棋的“棋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聚焦讲好制度特性、讲好民生故事、讲好文化特色三个方面内容。

据了解,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是香港文汇报于2009年10月2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发起成立、邀请五大洲华文传媒机构加入的世界性媒体组织。目前成员媒体已发展到逾百家,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海外华人华侨主要聚居地。

11月10日—17日,202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年会在广东举办。其间将深度走访广州、东莞、阳江、云浮、佛山、顺德、清远等地,感受活力满满的广东形象,获取生动鲜活的第一手题材,向世界讲好大湾区故事。

图片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吹响国际传播集结号 讲好中国故事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主席、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编辑李大宏表示,疫情之后举办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年会,对重整海外华文传媒基本盘,吹响国际传播集结号意义重大。本届年会目的是让海外华文媒体合作组织的伙伴一起聚焦大湾区、聚焦东莞,直观感受大湾区活力,通过国际传播,让海外受众和国际友人们生动感受到大湾区的无限生机与广阔前景。

“海外华文传媒更熟悉国际传播方式,熟悉国际受众与华侨华人的阅读习惯,借助海外华文传媒的力量,可以更好讲好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中国故事。”李大宏表示。

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计划开设专栏讲好大湾区故事

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社社长胡兰波表示,《世界中国》杂志是双语杂志,读者主要是意大利的读者。这次来大湾区做了很多视频,可以向意大利读者详细介绍大湾区的情况,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传达给读者。

“‘一带一路’倡议在意大利并不陌生,两国企业和民众交流非常频繁,包括我所在的罗马市,每年圣诞节装饰的产品都来自东莞。”胡兰波说,自己想在《世界中国》杂志网站上开设大湾区专栏,对外传播大湾区,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力量。

北欧时报:搭建更多合作交流桥梁

这是我第一次来东莞。”北欧时报社长何儒表示,海外华文媒体立足海外各国,外引内连,近百家华媒在东莞举行年会意义非凡。“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

北欧时报是北欧唯一全媒体多语种报纸。何儒表示,“希望在未来强化与东莞、大湾区的合作交流,在人文交流方面努力架桥等,共同把诺贝尔科技介绍给东莞,更把东莞制(智)造推荐到海外市场。”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莞宣供图

编辑:韩成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