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第五届中国(杭州)国际快递业大会在桐庐召开。会上发布的《全球快递发展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从业务规模、市场格局、基础网络和价值贡献四个方面对全球快递市场进行了分析,并对全球快递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快递包裹业务量约为1892亿件,同比增长约9.84%,业务收入约4.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2.19%;全球人均快递包裹量约24件,全球快递包裹市场价值与全球GDP的比值约为0.56%。
从市场格局来看,全球快递包裹市场在区域分布上仍然较为集中,规模底盘由电商市场发达和活跃的国家贡献。在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层面,亚太地区业务量全球占比达73%,位列第一,业务收入占比为36.4%;北美地区业务量全球占比为12.2%,业务收入占比达到38.9%,位列第一。
具体来看,受传统电商强力拉动和新型电商高速发展的双重影响,亚太地区快递业务包裹发展迅猛,2022年业务量约1381亿件,业务收入约1.5万亿元。其中,中国快递包裹业务量自2014年起稳居世界第一,2022年中国快递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为84.5%,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东南亚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电商市场的增长数据连年刷新数据,2022年,东南亚快递包裹业务量超过100亿件,业务收入约800亿元。
与此同时,欧洲业务量和业务收入规模低于亚太和北美,中东、拉美和非洲地区规模相对较小。在快递包裹市场和电子商务发展方面,欧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英国拥有欧洲最大的包裹市场,但集中度不高。德国快递市场规模仅次于英国,但是集中度更高。另外,在快递包裹价格层面,全球平均单价约22元,快递包裹价格在不同地区差异比较大。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锡彬在发布报告时指出,“从基础网络看,全球快递包裹基础网络有两张大网构成:第一,以万国邮联为纽带连接192个成员国和地区一个庞大的邮政网络。第二,以各快递企业自建网络为基础,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商业寄递网络。从主要区域分布来看,亚太、欧洲、北美是全球枢纽布局的主要领域、主要区域,近年来随着快递企业不断加大,新兴市场网络布局的力度、网络枢纽的密度有所提升。”
《全球快递发展报告(2023年)》预测,在新兴市场带动下,全球快递包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扩容与调整并存,预计2023年全球快递包裹业务量突破2000亿件,业务收入将达到4.3万亿,业务量增长超过6%,北美和欧洲市场规模增速将回归到5%左右的长期水平,亚太地区对全球快递市场的增量贡献仍然将保持首位,竞争升级和价格下降对行业影响更加明显,拉美地区快递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报告总结称,全球快递包裹市场趋势将呈现五大特征:一是整体规模持续增长,区域结构均衡优化。二是邮政网络扩大开放,合作空间更加广阔。三是科技创新迭代升级,数智赋能呈新常态。四是产业生态更加丰富,跨界融合日益深化。五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可持续发展孕育新机遇。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田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