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筹上捐钱,被诱导购买3元就医服务?律师:或侵犯知情权

南方都市报APP • 隐私护卫队课题组
原创2023-12-01 10:45

当有人突逢大灾大病,经济水平却无力支撑相应开支时,社交众筹平台有时会成为重要的“求生之路”。当你点开捐赠链接,为患病之人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时,是否注意过众筹平台上可能存在的搭售“套路”?

近日,有用户向南都记者反映,在轻松筹平台上捐款,支付时发现待付金额比输入的捐赠金额高出3元,检查后发现系因勾选购买了平台提供的“绿色就医通道服务”。捐赠页面内,轻松筹未以显著方式明示该服务的用途、价格等信息,易导致捐赠者产生误解,进而购买该服务。对此,轻松筹客服人员否认了强制搭售的说法,称该服务需用户主动勾选购买,可通过“轻松筹”公众号进行退款。

图片

有律师告诉南都记者,轻松筹的做法可能被认定为通过捆绑销售误导用户购买平台服务,涉嫌侵犯用户知情权、选择权。因此,建议轻松筹在该服务勾选项中增加更明确详细的说明,避免误解产生。

轻松筹被曝疑诱导用户购买3元就医服务

近日,有用户向南都记者反映,称众筹平台“轻松筹”疑存在诱导用户购买平台相关医疗服务的情况。

原来,上述用户试图为一位众筹者捐款,支付时却发现待付金额比输入的捐赠金额高出3元。当他退回捐赠页面查看时,才发现自己勾选了页面下方标题为“我已阅读并同意绿医服务说明|健康告知”的选项,正是这项“绿医服务”又产生了3元费用。

图片

待付金额比捐赠金额多3元。

“这个圈圈(待勾选项)在这里,我会理解成必须点击才能捐钱。”上述用户告诉南都记者。在他看来,轻松筹捐赠页面并未对“绿医服务”进行详细说明,捐赠者很容易误选购买该服务。

南都记者随即对这一情况进行实测。在轻松筹的捐赠页面中,除了占据较大篇幅的捐赠金额填写处,以及选填的捐赠者个人信息等,下方确有一个待勾选的“绿医服务”项目,字体大小、位置等与App的隐私政策勾选项类似。

图片

捐赠页面的“绿医服务”勾选项。

具体而言,其标题为“我已阅读并同意绿医服务说明|健康告知”,选项并未默认勾选,其中“绿医服务说明|健康告知”点开后有各自详细介绍。标题下方用灰色字体对该服务进行说明,“轻松筹已为超过200万经济困难的大病家庭提供免费筹款服务,3元领取住院管家、手术安排、远程会诊等七项健康服务,全方位解决健康难题!”

“绿医服务”究竟是什么?《绿医服务说明》显示,该服务全称为“绿色就医通道服务”,分为普通版和基础版,由轻松筹平台发行公司——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普通版服务权益包括七大项目,即预约挂号、住院管家、手术安排、远程会诊、二次诊断、新药搜索、健康科普;基础版相对少了住院管家、手术安排、二次诊断三项。

此外,用户要享受这项服务,首先要通过轻松筹在线客服或者电话客服发起服务申请并进行服务授权,其后递交相关资料,经工作人员审核后提供预约服务。普通版、基础版的服务有效期分别为30日和15日,过期失效。该服务在有效期内且尚未使用的,用户可致电客服或自行操作退款。

图片

《绿医服务说明》内文。

律师:或侵犯用户知情权,应显著明示服务详情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这并非轻松筹首次被曝疑似诱导用户购买医疗服务。据《潇湘晨报》去年7月报道,多位市民反映,轻松筹在捐赠页面中设置额外费用勾选框,意图在于诱导用户进行消费和资助。而且,如果用户不点击该勾选框,系统又会再次弹窗询问“确认”或“取消”,只有点击“取消”才没有额外费用。

对此,轻松筹客服人员向南都记者解释,称“绿医服务”系用户主动勾选购买,并非强制搭售。用户可关注“轻松筹”公众号,进入“个人中心”,在“我的捐款”中找到“绿通服务”,点开之后申请退款。“后期的话,不要再勾选这个就可以了。”客服人员表示。

为进一步了解其他众筹平台的情况,南都记者还实测了水滴筹、无忧筹、爱心筹、腾讯公益四个平台,均未发现类似问题。在无忧筹平台支付捐款之前,会出现询问用户是否“打赏平台3块钱”的页面,称“……为此平台承担了巨大的人力成本。我们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帮助平台更好的运营下去。”用户点击“取消”后可跳过。

图片

无忧筹打赏页面。

那么,轻松筹此举是否涉嫌诱导用户消费?是否侵犯用户权益?怎样展示和推荐平台的产品服务更合理合适?南都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

在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看来,此种情况很难被认定为诱导或强制消费。原因在于,一方面,“绿医服务”选项并非默认勾选,需要用户主动选择。另一方面,该选项内用红色字体对“绿医服务说明|健康告知”标题进行标识,下方灰色小字也对服务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用户点开即可了解详细情况。

不过,他也指出,即使轻松筹可能并未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这种选项设置也很容易让用户产生误解。页面内其它信息包括捐赠金额、捐赠者姓名、身份证号等,此处“我已阅读并同意”可能被用户误解为与捐款事项相关,进而购买该服务。赵占领认为,轻松筹应在“绿医服务”选项中增加更明确详细的说明,避免误解产生。

北京国标律师事务所主任姚克枫则认为,这种情况可能被认定为通过捆绑销售误导用户购买平台服务。轻松筹未以显著方式向用户明示“绿医服务”的用途、价格等信息,可能导致用户产生误解。此举可能涉嫌侵犯用户知情权、选择权。

“大多数用户都不是专家,只是普通消费者,不会对这个程序非常熟悉。基于这种情况,如果平台不在显著位置向用户明示其意图,就可能侵害用户权益。平台提供一些服务增加相关收入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定要明示,而且要能足够引起消费者注意,避免他们被误导。”他说。

采写:南都记者樊文扬

 

 

编辑:李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