姹紫嫣红的簕杜鹃、波光旖旎的莲花湖、巍然屹立的邓小平铜像……“福娃”们相聚在生态优美的莲花山公园,再一次点亮一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福田学子成长创造更丰富的发展平台,12月5日,福田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莲花山公园)授牌活动在深圳市莲花山公园举行,深圳市教育局体卫艺处、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莲花山公园、福田区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区属学校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们共同见证。
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独有的人文景观、优美的园林植物,莲花山公园成为展现深圳风采的窗口和一张靓丽名片,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国家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次莲花山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创建,是福田教育建设综合实践基地,因地制宜开发研学课程的又一有益探索。
授牌仪式开始之前,各位嘉宾沿着莲花山公园的林荫道漫步“打卡”,驻足参与“福娃”们的研学活动。一路走来,孩子们或写生,或探寻动植物的奥秘,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邀请叔叔阿姨们共同参与,体验实践的乐趣。
“哇!好多蚂蚁!”孩子们拿着放大镜在大树下找到了“宝藏”。放大镜下的蚂蚁成群结队,正艰难地向上爬。孩子们把自己的观察写在了莲花山课程的记录单上。除了蚂蚁,下午小组成员还观察到了蝴蝶、蜻蜓、蜘蛛和蚱蝉。
孩子们制作的非遗岭南押花画和手工作品精致优美,嘉宾们忍不住参与其中,在制作过程中与孩子们一同感受匠人们的巧思和精湛技艺。
“今天跟着同学们从课堂里走出来,走进大自然,在研学实践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中认知美、感受美,我感到身心愉悦。”深圳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冯妍妍表示,福田区实践基地涵盖面广,活动内涵丰富、形式创新。希望福田区继续打造“行走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共享的课堂”,带领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带来更多更美好的成长体验。
福田区教育局局长王巍为莲花山公园园长授牌,她表示,莲花山公园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能够为福田教育提供独具特色的研学课程,在莲花山公园创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能够将自然生态、研学课程与创作实践相结合,不仅能让孩子们增长知识,更能让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此次福田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莲花山公园)的建立,标志着学校教育与自然教育的结合又迈出重要一步。该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也是课堂知识向大自然延伸的重要实践平台。
据悉,多所区属学校在莲花山风筝广场、山顶广场、雨林溪谷、纪念园广场和晓风漾日等场所,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水资源研究及保护、植物观察、动物生活习性观察、雕塑赏析、红色教育、科普讲解等等。随着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发展,同学们将有更多机会、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莲花山公园开展实践活动,从生活中、从自然中、从社会中汲取成长养分。
今年以来,福田先后打造了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等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目前已有四万余名学生走入基地实地研学,深入体验了垃圾分类、低碳环保、鸟儿调查、水侦探、水獭游戏家、动植物科普、公园设计、生态保护等知识。
长期以来,福田教育积极推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陆续与关山月美术馆、福田戏剧主题馆、音乐主题馆、舞蹈主题馆、非遗主题馆等多个场馆开展深入合作,促进育人方式的变革,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以此来构建课程与教学新生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接下来福田还将继续探索实践育人、综合育人的新路径,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朱晓芳
编辑:罗悦媛,周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