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因“地”而生,有“理”而存。作为深圳市首批“双新”地理学科示范基地,福田区福田中学地理组教师积极学习新课改精神和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以提升地理问题式教学能力为核心,逐步形成适合福田中学学生发展、促进福田中学地理科组建设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福田区福田中学地理组是一支充满活力、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团队,现有教师14人,均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知名师范院校,其中5人为高级教师,60%以上的科组成员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
为提升地理教师的地理问题式教学能力,福田中学地理学科基地开展了全面的调研,发现了对问题式教学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找出了地理教师在实施问题式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福田中学地理科组以文献综述和实践调研为立论依据,通过大量梳理国内外文献,确定了问题式教学能力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制定了明确的研究方案,并通过多轮专家咨询,确定了影响问题式教学能力的结构量表。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福田中学地理组开展了多样的实践活动。黄琼老师与外校两位名师共同开展“地球——生命的家园”单元主题教学研讨活动,为单元教学范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王慧杰老师奔赴广西省马山县开展的“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广西马山县为例”示范课,使兄弟学校更好地领会“双新”理念。
此外,按照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为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科组教师多次组织大型学生活动,其中包括:邀请深圳市科普教育联合会天文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伍树人老师作为福中地理学社指导老师,每周进行培训,并带队考察;邀请深圳市观鸟协会常务副会长田穗兴老师带领学生到红树林开展观鸟活动;在本校操场开展天文观测活动、地理学科周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地理竞赛等等。
在实践过程中,福田中学地理科组组织或参与 “双新”交流活动近20次,形成精品课例及教学设计24节(其中3节精品课在全国进行展播),发表论文近20篇,市级以上学术性发言和展示11次,省市及全国多家媒体报道近20次;5位学生获得“海亮杯”全国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三等奖,11位学生获得“地理小博士”竞赛二、三等奖。
为了更好地促进问题式教学、教研一体化发展,福田中学地理组进行了教学模式与教研模式的大胆尝试和突破,创设了单元视域下“PETTE”问题式地理教学模式和与之对应的“锚定追踪”地理问题式教研模式,让教学和教研不再孤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在“双教学教研模式”的指导下,福田中学地理组不断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课堂实践、课后研讨、学生调研等形式,打磨形成多节精品课例。
地理问题式教学“锚定追踪”教研模式是福田中学地理组以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具体的教学环节为“锚”,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参考课堂评价标准,教师对分“锚”所得的研究对象展开循证追踪、问题捕捉和有理有据的教学优化的系列教学研究过程。后期,福田区福田中学地理基地将进一步深入学习新课改精神和先进教育理念,紧密围绕问题式教学开展教学实践与研究,完善适合学生发展与科组建设的实践路径,争取形成更加具备推广意义的范式,为地理教学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朱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