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展指南|绚彩普利亚——意大利“大希腊”艺术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12-10 19:20

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图片

绚彩普利亚——意大利“大希腊”艺术展

展期:2023年12月8日-2024年3月24日

地点:广州海事博物馆

本次展览展品来自意大利南部八家博物馆,以古希腊神话中的六位神祇为叙事线索,展现古希腊文明在普利亚地区繁衍昌盛的人文图景。在展览中,广州海事博物馆基于下辖南海神庙的历史文化资源,回溯珠三角地区千年不衰的海洋文化特质与民俗信仰,通过中、意双方策展理念的融合与地域文化的对话,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展览共分为“丰饶乐土”“胜利颂歌”“沁心悦曲”“纵情狂欢”“永恒绚美”五个单元。

 

图片

同道同行(第八站)——广州市南沙区美术作品展

展期:12月8日-12月21日

地点:陈树人纪念馆

本次展览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以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多种艺术形式反映南沙生态风光、乡土人情和港城新貌,展示了南沙打造“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都市的生动实践,以艺术之美展现南沙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图片

Daniel Arsham x Pokémon:石英高原的遗迹

展期:2023年12月1日-2024年5月20日

地点: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

本次展览是“石英高原的遗迹”在华南地区的首展,展出内容包括动画、绘画、雕塑、装置等形式在内的50余件相关作品。游客化身“时之旅者”,穿越至结晶化宝可梦雕塑的洞穴遗址,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这个动漫品牌诞生近三十年来,从游戏动画衍生至时尚艺术领域,逐渐成为影响不同文化背景和世代人群的现象级IP。这次艺术家以独特的“虚构考古学”概念与时间侵蚀后的设计,将他和动漫品牌共创动画《时间的涟漪》中的故事呈现至现实世界。这次展出的七座动漫品牌青铜结晶雕像,有三座是国内首次亮相,分别是训练家&皮卡丘青铜结晶像、胖丁青铜结晶像和坐立的皮卡丘青铜结晶相。这些青铜雕像的历史斑驳痕迹与背后现代化玻璃幕墙形成时空交错的感觉,令大家仿如踏上一场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神奇之旅。

 

图片

岭南风——国画名家巡回展(广州站)

展期:12月13日-12月24日

地点:广州文化公园文荟馆(广州市荔湾区西堤二马路37号)

本次展览由三十多位粤港澳及海外的岭南画派画家举办,以传统为体,面向生活,融汇中西。在各自不同国度的文化氛围里,结出各具特色、绚丽耀眼的岭南艺术之花。借着岭南风这艺术平台,难得有机会把散落在世界各地,有着各自鲜明艺术面貌的岭南画家齐聚一堂,畅聚言欢,探讨与展望岭南画派的远景。本次展览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当今岭南画派的全貌,可以从中梳理岭南画派一百年来的发展,感受它的变迁与壮大、精神与脉络。


图片

当代青绿——郑百重中国画展

展期:12月8日-12月28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1-4号厅

本次展览汇聚了艺术家郑百重先生历年来的精品,可以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他的艺术人生和艺术探索的历程,也能通过通览和比照他众多的作品,感受他的精湛手笔。他的艺术回应了人们对青绿山水的期盼与呼唤,有助于思考和探讨中国画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图片

应目会心——王永中国画作品展

展期:12月8日-12月28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5、6、8、9号厅、二楼走廊

“应目会心”出自南朝宗炳《画山水序》,意为将眼睛所见的客观景物通过内心的特有认识而形成属于画家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即来源于现实但不重复现实,既有自己的再创造又不从根本上背离观众的习惯性体验和认知。这符合画家王永一直秉承的创作理念。创作的冲动和情感应该基于现实,能引起观众共鸣的通常是观者在现实中有感知的东西。艺术来源于生活,要能够与广大观众产生共频,这不是什么旧论,而一直是艺术创作的根本之道。这个展览呈现的正是王永在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本次展览展出王永创作的中国画作品约190幅,展现他在当代水墨山水画艺术传承与创新方面引人瞩目的探索成果。


图片

十年之约——江郁之山水画展

展期:12月8日-12月28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10、11、12号厅

江郁之近十年由擅长的人物画转攻山水画,其间不断得到导师林墉先生的指引,取得了令人诧异的成果。其作品呈现的浑厚笔力及至浓墨重彩,体现出一种敦厚品格和方正精神,从而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本次展览名为“十年之约”,实指创作时间的约数和心中十年磨一剑的承诺。展览展出作品共分四个部分:骨法用笔、画有渊源;足步群峰、浓墨重彩;异域山川、中国情怀;窥步方寸、见微造化。他尝试从中国画笔墨技法表达大自然的内心心象和外感内悟,创造出一个属于画家彼时彼地的新面目。其画风在谨严与疏放之间,不拘泥于细节的勾摹;山石林木的再现之处,笔墨苍茫,用色厚重,画面追求一种内在的力量感和重量感,这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画家难能可贵的品质。正如林墉先生对于这批作品的评价:有格局,很实在。


图片

笙歌醉太平——一位大唐县主和她的时代

展期:2023年12月5日-2024年3月10日

地点:南汉二陵博物馆

本次展览是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自西汉起,西安就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重要城市。古老的“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西至古罗马。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华,广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和世界著名港口。从广州出发的“通海夷道”,最远到达波斯湾,全长14000多海里,这是 16 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本次展览展出的一批独具陆上丝绸之路文化特色的精品文物,与南汉二陵博物馆常设展览中的海上丝绸之路展示内容交相辉映,共同为观众讲述“一带一路”上的历史往事。此外,金乡县主墓是唐代墓葬考古的重大发现,广州城郊发掘大量唐代砖室墓,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对于加强两地的唐代墓葬考古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

图片

未来象——徐赫研究展

展期:2023年11月18日-2024年1月10日

地点:KennaXu画廊(福田)

“未来象”源于艺术家徐赫面对当下艺术的实践、研究、探索和未来欧美艺术史处于转型期的现状,如何摆脱地域性的绘画语言,寻找未来新的绘画语言及方向,以及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绘画如何颠覆融合,创新出新的绘画语言。站在未来新绘画及美术史角度,徐赫希望将当代艺术与未来科技相结合,实现关于未来艺术史发展的梦想。此外,“象”也具有双关含义,大象看似笨拙却一步一脚印,这无疑也与艺术家的本质相契合——“包罗万象”“天地造物”,找未来之向,观未来之象。徐赫的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简约、精要、传神的旨趣,对表达自由精神有积极的作用,主动加以运用,但他对其中的惯性特别是水墨习气又极为不满。他留学德国期间将德国绘画中尖锐、厚重、 狠辣的性格融入了笔墨式的技法中,出现了一种综合的画法。对中国绘画形式的吸收,也源于他对自身文化资源的自觉。在中国土生土长的艺术家,最便利、直接的艺术养分一定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紧密相关。

 

图片

版画100——2022年度收藏作品展

展期:12月5日-12月17日

地点:深圳画院美术馆

中国版画发展源远流长,无论是传统的复制版画还是现代的创作版画,都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并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30年代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版画在坚守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新的材料方法,释放了无尽的创新活力。“版画100”项目始于2014年,已连续举办了9年,到目前为止,共有630多位版画艺术家参与此项活动,深圳画院也通过这个平台收藏了木版、石版、铜版、丝网版、综合版等多版种近700件优秀版画作品,努力与共享始终延续。《中国版画年鉴》和“版画100”年度展览一样,是深圳画院开展版画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次展览以年度为单位,客观呈现当代版画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展示、收藏及载入年度《中国版画年鉴》的运作模式,凸显其在中国版画展览格局中的独特作用。

 

图片

爱的魔力转圈圈

展期:2023年11月18日-2024年1月20日

地点:云美术馆

“爱的魔力转圈圈”源于策展人杨紫对当下时代某种“快速旋转”现象的感受:人们都像是在漩涡一样转圈圈的世界里,在为未来担心,好像总是很高效、忙得找不着北,但是问题似乎依然存在。如何找到一种让自己更好地存在于世界上的这种爱,是他想借展览向大家提出的一个问题。本次展览选择了当代视觉景观中令人晕眩的闪亮元素为视觉入口,并为这类意象赋予象征意义——消费主义、自我迷恋、奇闻异事、流行符号以及数字化的感官体验。光能脱离物质形式,神秘地在无垠的空间中运动,所以在创作中捕捉光,是艰难的技艺。但艺术家仍然通过令人晕眩的视觉表征,去回应生命脆弱性的话题,并延展出艺术的无限性。

 

图片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

展期:2023年12月2日-2024年6月2日

地点: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二楼关山月专题陈列厅

关山月、于希宁都生于内忧外患、国势阽危的时代,也是中西文化踫撞、新旧观念替置的时代。作为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始终回应近现代以来国家民族文化的自强与复兴,也体现了艺术家个体的探索奋进与人文关怀。本次展览展出的关山月花鸟专题作品,同他的抗战画、写生画、主题创作和山水画一道反映着他“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理念。他的花鸟画以表意传情、托物寓意的手法,抒发着个人乃至家国的艺术情感。无论是岭南的红棉、绿榕,还是一直被中国人寄寓精神力量的苍松、翠竹、古柏,都体现了艺术家丰富的精神世界。关山月更以其独特的革命精神凝结于“关梅”之上,闻名于世。于希宁先生则以“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为座右铭,在绘画中强调国魂、画魂与人魂的统一,拓宽了传统花鸟画的人文境界。尤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以“梅花”为主要创作题材,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壮美明丽的艺术风格,既弘扬了民族绘画的艺术精髓,又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于梅”也因此成为他独特的艺术符号,为世瞩目。展览关注两位同时代的艺术家在艺术情感领域,对家国情怀恒久主题的阐发。同是以物寓情,以形写神,在同场看见一南一北两位中国艺术家,以不同的艺术手法,对相同主题表达各自的生命情感。这些相同与不同,呈现的正是艺术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但同样充满时代张力。

 

——佛山——

图片

粤风湘韵——广东湖南油画名家作品交流展

展期:12月8日-12月19日

地点:佛山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

本次展览涵盖了两省油画界老中青三代人,一方面既呈现了一个时期内中国油画语言转型过程的侧面,有利于以老带新,传承发展,为开拓青年一代眼界,提升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中国油画语言转型进程中地域属性的命题,为促进粤湘两省油画家在创作借鉴、风格研究、学术探讨等方面提供了交流平台,于推动粤湘两省油画艺术事业的交流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刘云从早期阶段开始就表现出非常坚定的自我选择,他以洞庭湖为题材的一系列作品创造一种“静穆”之美,一直延展到现在,观众依然可以从他的画面中获取这种静穆美的信息;这种安静感在孙洪敏的油画中也十分鲜明,她说她偏爱女孩,这种偏爱和她画面中安静的女孩形象可以连上线,也可以和她收养的猫连上线;黄茂强的作品无限趋近于“照相写实主义”,他以极高的写实手法让人对他画面的细节产生迷恋;黄礼攸从综合材料开启的“造房”计划走向了文化命题范畴的油画写意性探索;罗奇的线,这种带有强烈东方隐喻的元素和油画介质结合的本事就是以一种文化倾向的姿态亮相;付智明以极婉约的诗性主题加上极具张力的材料表述着一种对于文化认同和艺术感知的“直觉力”。

 

图片

一块海 A Piece Of Sea——周啸虎个展

展期:2023年11月22日-2024年2月26日

地点:盒子美术馆

“一块海”源于艺术家对博尔赫斯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和“空间蒙太奇”的构想,它不仅是本次展览主题,也是周啸虎展出的其中一件作品的名字。在现实中,一块海是不存在的,也是存在的。周啸虎试图从无法分割的液体汪洋中切出一块具有度量的海,来呈现他的“空间蒙太奇”。周啸虎是中国视频动画的先锋人物。自1998年起,他开始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自由跨越各种媒介,尝试过黏土动画、影像装置、雕塑、绘画以及行为艺术来进行创作表达,他对数字时代中历史及其特定细节如何在被放大、误读、篡改和遗漏的情况下被记录的和继续误读甚为着迷,常采用超现实主义和荒诞主义的叙事手法来模仿或讽喻现实。他在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关系之间穿梭,在自然、传统、游戏与幻境间畅游,每一个被他创造或塑造空间都可以成为舞台和剧场,而这个空间,也可以是一块看似无法被切割的海。

 

图片

重塑传统——广东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展期:12月3日-12月17日

地点:德胜美术馆(佛山市顺德区容桂东堤路7号)

本次展览汇集11位具有潜力和创作实力的青年艺术家,将呈现艺术家们对艺术文化进行重新诠释、创新与演绎的视角,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展示艺术文化的多样性和活力。

 

图片

国步龙腾 泥火传薪——2024迎新春陶瓷印精品展(第十五回)

展期:12月8日-12月22日

地点:燃灯山房(佛山市禅城区体育路22号首层)

龙兴九运,政通人和。龙是权利的象征,坐拥华夏九州,龙是福瑞的象征,彰显喜庆吉祥。甲辰龙年将至,为喜迎新春,在陶都传承发展陶瓷印艺术、讲好佛山故事,本次跨年陶瓷印专题展邀请了粤港澳大湾区及北京、河北、广西等地三十多位艺术家的精品展出,此次参展作品内容形式多样,时代意义新颖,让更多的人了解陶瓷印这一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

 

——香港——

图片

爱之河谷——王忠杰个展

展期:2023年12月2日-2024年1月16日

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香港中环空间

本次展览呈现艺术家王忠杰的二十余件绘画作品。王忠杰最近的作品,视觉上是对其前期组画的综述与再现,也是王忠杰对于存在命题坚持不懈深入探索、并应用到绘画表现的结果。光的颤抖与神秘象征选题相互配合,使绘画显得空灵飘渺和充满联想——柔软圆润的女性形象蜷缩着身躯,马匹四脚朝天扬起蹄子,还有屡次出现的骷髅,以及痛苦地张开大口的狗/狼,和形象庄重的公鸡,它们都悬浮在超越自然亮度的几何形底色上。在绘画技术面上,王忠杰利用造型和形象物的模糊边界线互相渗透的微妙过程,展示出他数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技术的熟练与准确,导致他创造了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甚至超越画布界面的世界。王忠杰的绘画是一面生命存在的镜子,它超越了人类有限的感官视觉,同时它展示了一个没有时间和没有空间的深层存在,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永恒象征与无限的符号频繁出现的原因,即纯粹的能量和光。

 

图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

展期:2023年12月1日-2024年2月18日

地点:香港科学馆;香港历史博物馆

本次展览全面并有系统地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来自信自强、奋斗圆梦的历程。展览分为两大展区,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区以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为主轴,让参观者回顾中国载人航天三十年来奋斗圆梦的辉煌历程;香港科学馆展区展示工程方面的成就,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本次展览合共展出近30组展品,重点展品包括神舟飞船返回舱、舱内航天服、中国空间站模型,还有多支火箭的模型如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及新一代载人飞船及月面着陆器模型等。

 

图片

迁想无界——韩秉华艺术与设计展

展期:2023年11月15日-2024年4月15日

地点:香港文化博物馆

本次展览展出逾百件韩秉华自1970年代至今的精选作品,以及设计手稿。从早期的海报设计已充分体现他的人文思想和对社会的关怀,如以和平和反战为主题,及常以“手”这个母题创作,如他首次赢得公开比赛的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海报等,讯息明确、形象鲜明。他更善用不同物料及印刷技术,如立体字模及专色印刷等,展现韩氏海报创作在主题、造型设计和物料的匠心独运。韩秉华善于以西方的设计概念融合到中国传统及本地文化当中,是推动中西结合的香港设计先锋。韩秉华的设计包含丰富的视觉艺术元素,这与其艺术创作息息相关。本次展览中同时展出韩氏的水墨画和不同媒介的立体创作。他善于利用几何结构,简化物象造形,创作出既富现代感亦活用中国传统元素的雕塑,如在九龙公园的《鱼进龙》把“鲤跃龙门”的意象,以抽象结构展现动态。他亦喜爱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和十二生肖作为主题,并尝试融合刺绣、陶瓷和琉璃工艺,重新演绎传统之美。除了十二生肖陶瓷及玻璃作品,他和设计师及艺术家苏敏仪合作无间,创作一系列生肖月历,亦是简练活泼、形相可爱、雅俗共赏的佳作。

 

图片

江康泉:战国庞克

展期:2023年12月9日-2024年3月3日

地点: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

本次展览是江康泉(又名江记)个展,将深入呈现江记创作下,一个过去与未来相互碰撞的赛博庞克宇宙。当初冬白昼渐短,复式展室成了迷幻之家,中国传奇诗人屈原,被重新想象,竟在赛博庞克未来世界中重生,动画、声音、霓虹灯艺术等各种元素,炫目绚烂,共冶一炉。本次展览亦将同时展示大馆委约江记特别为01座复式展室创作的场域特定装置。此次个展以他的动画作品《离骚幻觉》为主轴——故事在中国传奇诗人屈原被政权流放、投江自尽后展开,江记想象诗人屈原在死后的二千年后再度复活,由楚江一下子被投掷到赛博庞克的未来之中。屈原的灵魂在充斥着改造人及机械人的迷幻摇滚风景里漫游,甚至有意想不到的浪漫邂逅。江记将不朽的灵魂、时空穿越和赛博庞克种种主题皆揉合作品中,几个时空交错碰撞,反映出艺术家对历史的哲学思辩,也道出屈原本身充满奇幻色彩及浪漫主义的特质是如何影响着世世代代的艺术家。

 

图片

更衣记——香港电影旗袍戏服秀

展期:2023年11月3日-2024年5月5日

地点:香港电影资料馆

旗袍(又称长衫)是中国文化的时尚标志,二十世纪中叶在香港大盛,女星纷纷在电影中展现当时流行风尚,同时呈现绰约美态。东方韵致历久不衰,长衫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时至今日仍有不少电影再现旗袍之美。本次展览为香港流行文化节2023节目之一,延续2017年“穿・越・时代:旗袍篇”,将展出多套横跨不同时代的旗袍戏服,重现昔日的人文风景,经典女星如李丽华、夏梦、张曼玉、林青霞等穿着过的旗袍。展览会展出三十一套电影戏服,亦会展示相关电影片段,让参观者对旗袍戏服有更深入的了解。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陈灵君

编辑:周佩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一周观展指南2023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