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刘嫚 王玮 发自北京 南都记者注意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比以往更加突出交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计划在发展绿色运输体系方面有哪些新举措?12月11日,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答南都记者问时表示,本次行动计划在交通源方面的措施,相比于“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里的数据量化指标更多。“原来是点上找经验、开辟新路径,现在到了全面治理的时期。”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
“从2013年‘大气十条’到2018年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我们一直在寻找好的方法来治理交通领域。”刘炳江表示,在煤炭治理较有成效的同时,移动源的污染也愈显得更加突出。“我们每次雾霾都能监测到,氮氧化物是拉动PM2.5快速上升的主要因子。生态环境部每年发布的年报也显示,移动源是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贡献者。”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计划中,交通领域低碳绿色转型是着墨最多、量化指标最多、措施最细最具体的一个章节。刘炳江在会上透露,从行动计划来看,未来货运结构调整将更加聚焦煤炭、港口等关键领域,加强机动车清洁新能源化,非道路移动化强化综合治理,成品油质量将更加突出全链条监管。
“我们下一步就看怎么抓好,将一件事一件事、一个指标一个指标分解抓好。”刘炳江说。
氢燃料新能源车行驶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延庆停保中心场站。北京公交集团共有212部氢燃料新能源车将服务于冬奥延庆赛区。在赛事保障任务结束后,这批车辆还将投入到延庆区的公交日常运营中。 新华社发
公交车新能源车占比接近80%,已淘汰大约4000万辆老旧汽车
此前八年运输结构调整卓有成效。刘炳江表示,“2017年以天津港停止接收公路运煤为标志,随后所有港口停止了重卡运煤,开辟了我国公转铁的新工作,铁路运输量从那年开始连续六年增长。我国的铁路运输货运量接近50亿吨,相比接近10%,发达国家差不多是40%,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零排放移动源推广方面,刘炳江说,城市公交车中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占比越来越高。从2013年到2022年,全国70万辆公交车新能源车占比已经从20%到接近80%了,城市里的垃圾清运车渔业已经开始绿色化。“现在更关键的是,我们在开展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过程中,要求清洁运输,氢能重卡、电动重卡从零到现在每年几万辆,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新能源重卡的应用场景,这确实出现了突破。”
据介绍,机动车的清洁化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前八年,我们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与世界接轨,淘汰了大约4000万辆老旧汽车,非道路机械开展了专项行动,机动车排放召回累计19起,涉及17家企业,召回车辆325万辆。这是为了环保实实在在干的事。此外,非道路移动机械电动化有突破。电动叉车销售量占了60%,3吨以下94%都是电动产品。其他的像机场、港口码头非道路机械电动化都在大规模推进。
将增加粤港澳大湾区沿海主要港口铁矿石、焦炭清洁运输比例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计划中,交通领域低碳绿色转型是着墨最多、量化指标最多、措施最细最具体的一个章节。
刘炳江表示,未来货运结构调整将更加聚焦关键领域。一是煤炭领域,强化了煤炭主产区煤炭和焦炭中长距离运输要求,铁路运输比例要力争达到90%。同时探索将清洁运输作为煤炭等行业项目审核和监管重点,实现煤炭清洁运输“上游监管”。二是重点行业领域,扩展铁路专用线建设范围,明确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储煤基地以及煤矿、钢铁、火电、有色、焦化、煤化工等行业建设要求。三是港口领域,在重点区域港口基础上,增加粤港澳大湾区沿海主要港口铁矿石、焦炭清洁运输比例要求,力争达到80%。
刘炳江也指出,机动车清洁发展将更加强调新能源化。“抓好公共领域的车辆和重型货车两个重点,促进清洁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公共领域要求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中重型货车,特别是我刚才讲的几个行业,提出了发展零排放货车车队的要求。”
此外,非道路移动化强化综合治理。“新能源替代和老旧淘汰都有非常具体的要求,可操作可实现。”刘炳江说。
在成品油质量方面,刘炳江透露,将更加突出全链条监管。“成品油质量监管要抓好六个环节,形成一种机制,要求有关部门对油品的进口、生产、仓储、销售、运输、使用“六个环节”全环节监管,使质量得到保证,坚决打击将非标油作为发动机燃料销售行为,我们也会加大执法力度。”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