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新任发言人李超:从老百姓的角度把政策好处讲清楚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3-12-15 12:17

12月14日晚,国家博物馆五楼白玉厅内,中外媒体界人士,中央和国家机关新闻发言人,部分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智库专家学者等500余人齐聚于此,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4年度新年招待会,这也是时隔四年后,国新办新年招待会再次“重启”。

招待会间隙,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接受了媒体采访。南都记者注意到,李超是国家发改委新上任的女性发言人,10月24日她首次以新身份亮相专题新闻发布会,11月16日主持了月度发布会。

图片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

作为新任发言人,李超谈起她的履职体会:新闻发布要从老百姓的角度把政策好处讲清楚,把大家关心的问题讲清楚。

12月14日最新公布的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2024年新闻发言人名录显示,目前国家发改委共设有4位新闻发言人,分别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丛亮,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

图片

新闻发布要从老百姓的角度把政策好处讲清楚

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国家发改委有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政策等的职能,其解读介绍政策的新闻发布会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在此次采访中,李超介绍,国家发改委的新闻发布是月度发布会,包括每个月中下旬的解读经济形势的发布会,一些重大政策推出后以及关于重要项目的进展也会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

南都记者注意到,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包括民营经济、消费、投资等,也召开了相应的新闻发布会进行解读,频次很高。

作为新任发言人,李超坦言,会有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对我们来说,怎样把政策制定的意图,政策推出和实施后能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讲清楚,这是新闻发布的重要目的。”她表示,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方面需要全方位了解政策,另一方面也要了解企业、社会各界、老百姓想的是什么。

在她看来,新闻发布的过程中,有没有从老百姓的角度把政策讲清楚、把大家关心的问题讲清楚,尤其需要在发布会前期跟社会各界、包括媒体朋友有很好的沟通,时常了解社会各界包括老百姓的所想所感。

如今社会公众对新闻发言人的期待越来越多,例如会期待发布会上能有金句。如何看待外界的期待?“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地把问题讲清楚。”李超认为,政府部门的发布会,内容是最重要的。

 

将研究制定新的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

一段时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承压,今年前10月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5%,不过11月该增速实现年内首次转正,为同比增长0.2%。今年7月,民营经济的重磅政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公开发布,此后一系列配套政策举措落地实施。

那么,明年还会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吗?对此,李超回应南都记者:一方面,国家发改委举行了多场新闻发布会对已出台的政策进行介绍和解读。另一方面,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她表示会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并持续推动相关政策举措落实。此外,国家发改委与民营企业已建立了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将切实解决民营企业所关心和反馈的问题和困难。“我们也还会研究和制定新的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些政策举措。”李超说。

 

将加强政策出台的一致性评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层面密集出台回应市场关切的政策,但也有声音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还比较碎片化、市场主体的感知度不够明显。怎样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增强获得感?

李超对南都记者表示,最新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我们在工作中,也非常注意运用系统观念,加强宏观政策出台的一致性评估,各个部门一定要形成政策的合力,而不是政策相互打架。”李超指出,明年国家发改委的工作中,将重点加强有关政策出台的一致性评估,确保各个政策能够协同发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陈秋圆 刘嫚 莫倩如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