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护地成生物避难所,我国拟建5个涉海类型国家公园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3-12-16 13:34

12月19日是“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正式通过的一周年纪念日。察时局注意到,不久前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举办期间,我国再次宣布牵头发起一项“昆蒙框架”实施倡议,来推动“昆蒙框架”的全面落实。

“在‘昆蒙框架’一周年之际讨论海洋保护这个议题很有意义。”近日,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在2023年海洋保护地(MPA)监测与评估学术研讨会发言表示,“昆蒙框架”提出的海洋30目标要求,到2030年,至少30%的海岸带和海洋区域得到有效保护。

图片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发言。

目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着保护成效体现不足,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不充分,处理保护与开发矛盾冲突时的措施不够多等问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副司长俞晖坦言,“解决好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凝聚共识,共同努力。”

海洋保护地是有效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王宗灵表示,我国也非常重视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地(MPA)来保护海洋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自然遗产和其他海洋资源。同时也非常重视海洋保护地(MPA)的保护成效,数量与质量并举。

图片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王宗灵发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主题聚焦海洋保护成效评估这一主题。多位专家表示,监测与评估是衡量海洋保护地建设和成效的必备过程,也是改善管理措施的必需程序。


拟建5个海洋类国家公园用于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督考核: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自然保护地监测、评估、考核、执法、监督等,形成一整套体系完善、监管有力的监督管理制度。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副司长俞晖指出,目前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见成效,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国家公园从体制试点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保护工作持续向好;二是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整合优化后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的海域面积将达到近十万平方公里;三是加快自然保护地立法体系建设;四是不断强化自然保护地的监测监管。

据介绍,2021年9月,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五个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三江源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整体保护,藏羚羊种群恢复到7万多只。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连通了13个局域种群生态廊道。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虎豹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东北虎超过50只,东北豹超过60只,海南热带雨林的雨林生境持续改善,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到六群37只。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发现了17个物种。

2022年12月,国家林草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其中陆域44个、陆海统筹2个、海域3个,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其中,2个陆海统筹和3个海域拟建国家公园,将是未来的海洋保护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位专家认为,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保护地体系建设,对于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都十分重要。

 

过度捕捞、海洋垃圾污染等正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自然保护地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仍是短板和薄弱的环节。俞晖指出,目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着保护成效体现不足,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不充分,处理保护与开发矛盾冲突时的措施不够多等问题。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林林也指出,海洋保护地的基础管护设施相对陆地自然保护地略显不足,主要体现在大部分海洋保护地没有管护办公用房、管护设施和船只等设备, 因此没有能力对海洋保护地进行有效管理和看护,一些海洋保护地基础设施和管护条件较为落后。

图片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林林发言。

“现在海洋所面临的污染以及其他的挑战已经不容忽视了。”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举例称,过度捕捞、海洋垃圾污染、气候变化等都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我们为海洋保护设立了非常具有雄心的目标”,张洁清指出,即“昆蒙框架”提出的海洋3030目标要求,到2030年,至少30%的海岸带和海洋区域得到有效保护。

围绕这个目标,核心就是怎样构建一个更好的人和自然共同发展的空间来达到平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伟表示,重点应该放在关注在自然保护地的状态和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变化两个维度上的相关工作。“比如在状态上要解决自然保护地当前保护了多少物种,自然保护地的代表性如何,以及我们下一步需要在哪加强保护,这三个关键的科学问题。”

图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伟。

王伟建议,要开展多目标协同的空间优化布局,提升质量和连通性;综合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状态和变化,进一步探究管理措施与保护成效的关系;以及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平衡。


监测评估可反映海洋保护地保护对象的直接威胁等信息

在海洋保护中,监测与评估可以说是衡量海洋保护地(MPA)建设成果的必备过程,也是改善管理措施的必需程序。这也是此次会议上多位专家的共同认识,更是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王宗灵强调,实践表明,评估结果可以精确地反映出海洋保护地(MPA)中保护对象的直接威胁、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管理计划和目标是否实现、保护管理措施是否有效,以便更好地进行动态调整和适应性管理,促进MPA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

“海洋保护地(MPA)是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避难所,目前全球大型化的趋势明显。”赵林林结合监测数据提出,从全球统计数据看,尽管保护地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但生物多样性却锐减。因此,保护地的发展在注重数量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建设和管理的质量。需要一种科学的量化的评估方法判断其管理和建设情况。从现有的评估结果来看,国内的MPA覆盖了近海大部分物种的生境,重要物种关键生境有待评估。他建议未来扩大国家管辖海域外的保护面积,同时提升对近海MPA的管理和保护成效。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副研究员曾聪认为,全面评估MPA管理有效性需要了解目前管理行为与总体目标的差距,以便改进管理行为,提高保护区成效。其团队使用METT框架改编的评价方法,得出结论:基于公开信息的管理有效性评估工具是可行的;MPA成立时间越长,经济投入越多,保护成果越好。他建议,应实施分类管理、增加相关支出、总结经验和分享、平衡经济发展与保护。

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副研究员曾聪。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祥刚分享了典型海洋哺乳动物的监测与研究方法,并以分布于我国黄渤海海域的斑海豹为例,详细介绍了在斑海豹保护地开展的监测与研究成果。他表示,目前我国海域斑海豹种群数量约为2000头,近年来的监测结果显示,该种群数量有增加的趋势。斑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和渔业资源量下降等。未来应重点关注对其繁殖地和保护区智能监测系统的覆盖及能力水平的提高。

图片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祥刚。

采写:南都记者 王玮 发自北京

主办方供图

编辑:梁建忠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