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16省狂犬病发病134例 专家呼吁加强动物免疫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3-12-17 09:48

12月15日,南都记者从第五届“动物致伤防治学术年会”上得知,2022年,我国16个省份共报告狂犬病发病134例,较2021年同期157例下降了14.6%。

该学术年会为期3天,动物致伤防治领域内众多专家与学者、一线医务工作者齐聚广州,共同研讨学科与行业热点、难点议题。本届学术年会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承办。 

图片

12月15日开幕的第五届“动物致伤防治学术年会”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进行了《我国狂犬病防控进展及应对策略》专题报告。

我国每年仍有百例以上狂犬病死亡

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16个省份共报告狂犬病发病134例,较2021年同期157例下降了14.6%。

据23省数据统计,2020年约1001万人次到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就诊,其中67.8%就诊者的致伤动物为犬,21.8%为猫,10.4%为其他动物。

当前,狂犬病防控仍是动物致伤防治领域重中之重的板块。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在《我国狂犬病防控进展及应对策略》专题报告中指出,我国目前的狂犬病防控仍存在源头防控方面的短板。

其中包括动物免疫不足问题,刘清引用数据指出,近三年来,我国每年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签发总量约为3700万头份,对需免疫城镇犬猫的覆盖率仅为三分之一左右

与此同时,人在暴露后需要进行疫苗接种和免疫蛋白等处置,这种处置防控有成本较高的问题。

我国每年仍有百例以上死亡,距离‘2030年前实现0犬传人狂犬病死亡’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刘清提出,下一步的狂犬病防控工作“‘人’和‘动物’两端都要发力,如果只从后端(人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发力,可能可以维持在(人狂犬病发病)比较低的水平,但要达到消除的目标难度较大”。

“所以,联防联控,加强动物免疫是达到消除(人狂犬病发病)目标的根本之策”,刘清提出,狂犬病的防控源头在动物,重点在犬类,涉及农村和城市,动物管理和人间处置,需要农业、卫生、公安、林业等多部门联防联控。

图片

南医五院加入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

学术年会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团体会员单位授牌仪式。随着本次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中抗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四个团体单位的加入,团体会员单位达47家,覆盖全国19个省份,36个地区。

本届学术年会发布5项新的团体标准,设置了狂犬病防控、破伤风防治、常见动物致伤防治、动物致伤护理四个主题的平行分会场。

在狂犬病防控分会场,参会专家分享了我国动物狂犬病疫苗现状、狂犬病消除标准等议题,探讨了如何根据新版狂犬病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的要求做好伤口处置,深度解读《狂犬病暴露前预防专家共识》,并呈现人用狂犬病疫苗研究、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药物研究进展等行业最新内容,助力实现2030年消除犬传人狂犬病的领域目标。

在常见动物致伤防治分会场,来自全国不同区域的专家分别针对各自地区常见动物致伤防治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享和讨论,围绕蛇、胡蜂、红火蚁、海洋动物、啮齿动物等不同种类动物致伤特点,汇总防治经验与方法,讨论学科建设与发展。

据介绍,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于2018年5月6日成立,五年来共起草并发布动物致伤、破伤风和狂犬病等相关团体标准37项,参与编写相关诊疗规范17项,同时设计了“动物致伤规范化防治培训(AIST)”体系,累计培训逾万名学员。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编辑:李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