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有何亮点?天河区多校交出新答卷!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3-12-21 15:13
图片

南都讯 2023年12月20日-21日,“2023年广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成果推广暨广州市天河区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项目成果展示活动”在广州市天河区举行。12月21日,以“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为主题的分论坛在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举行,论坛分为学校汇报、沙龙研讨和专题讲座等三项议程。本次活动为省内外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天河区多所学校先后就本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分享,专家学者则深度探讨了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意义,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种子学校轮番上台 分享本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实践探索

在学校汇报环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校长黄雯指出,“课程实施方案要基于国策校情,不能建‘空中楼阁’”“课程实施方案要分清‘主菜辅菜’,不能本末倒置”“课程实施方案是给学校老师用的,不是摆在档案室的”。课程实施方案带来的是学校师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

2133x3200_6583aaead8068.jpg

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校长黄雯

天河区五山小学主管全面工作的副校长曾瑜分享了学校教育哲学和毕业生形象,强调以教育哲学为“魂”,编制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借助“1+X”课程实施子衿校本课程,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培育“温暖聪慧”的仁智少年。
3200x2133_6583aaeb92205.jpg

天河区五山小学主管全面工作的副校长曾瑜

天河区先烈东小学校长郭文峰指出,学校将国家课程作为核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程实施策略和评价建议,并明确了课程实施的保障措施。为了让方案更好地落地,学校通过教研和课堂两大关键抓手,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和学生素养提升,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

3200x2133_6583aaec0797b.jpg

天河区先烈东小学校长郭文峰

天河区前进小学校长刘剑勇表示,在新课标颁布以来,学校正是通过编制实施本校课程实施方案,大力推广学期课程纲要、单元(课时)学历案等做法提升了教育质量。学校教学已经开始发生可喜的变化: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课业负担逐渐减轻。

2133x3200_6583aaede0c26.jpg

天河区前进小学校长刘剑勇

天河区天府路小学校长欧阳琪强调,学校课程方案必须规范、可执行,以儿童为中心,实现课程应有价值,促进学生积极成长、主动建构;校长对课程方案的深度参与和思考,是课程方案从“文字”到“行动”的关键。

3200x2133_6583aaefdaf7d.jpg

天河区天府路小学校长欧阳琪

在沙龙研讨环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所长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副所长周文叶,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张菊荣与五位发言的校长参与讨论。

图片

在沙龙研讨环节,崔允漷、周文叶、张菊荣三位专家与五位发言的校长一同讨论。

崔允漷表示,仅仅两年多时间,校长能把课程故事讲得这么专业、透彻且有感情,值得点赞与鼓励。张菊荣表示,听完校长们分享的这几个方案,尤其是毕业生形象的凝练,过程特别艰难,但呈现出来的结果非常经典,“人心能聚起来”。周文叶表示,她见证了校长们与课程实施方案发生的故事,也见证了校长们的成长,真的特别感动;她也非常认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一定是校长来主持、主笔。

专家作专题讲座 总结“天河经验”的特色与亮点

在专题讲座环节,崔允漷以“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为题作报告。

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所长崔允漷作专题讲座

“很多校长经常说贵校学生的成绩有多好,但我更想听贵校提供什么样的课程教学,才有这样好的成绩。”崔允漷指出,不会讲课程故事的校长,一定不是现代的好校长。学校育人的关键在于课程,要具备“三要素三互动”;“三要素”是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学期课程纲要和教学方案,“三互动”是课程方案、老师与学生之间互相联动。

他表示,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双减”提质、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是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蓝图,是学校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专业性标志。提“纲”才能挈领,“纲”举才能目张。

讲座中,崔允漷还总结了天河区“天河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质量提升项目”种子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经验,并以此为例,介绍了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意义、结构以及制定原则、问题支架。

他指出,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编制的“天河经验”,体现在“站得高”“抓得准”“选对人”“立体推”“持续改”等几个方面。其中,在“选对人”方面,此次选出了17所种子学校,这批校长事业心强、领导力赞、教育情浓、专业精湛。在“立体推”方面,教师发展中心专家开展以“学历案”为研究主题的255次常规教研活动,20次片区教研活动,覆盖136所中小学。

策划:王卫国 李阳

统筹:尹来  梁艳燕  叶可可  游曼妮  刘哲

采写:南都记者 杨晓彤 梁艳燕 孙小鹏 叶斯茗 

视频:马强 蔡文茵 罗雪纯

摄影:冯宙锋 陈辉

技术:麦毓轩

实习生:马蕴凌 区栩婧

设计:张博 张许君

编辑:孙小鹏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天河在行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