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发布的2022年度全市的肿瘤榜上,乳腺癌在女性癌症排行榜上排名第三。作为“红颜杀手”,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从统计数据来看,深圳的乳腺癌发病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且呈年轻化趋势。
乳腺癌患者的两大“至暗时刻”——做不了手术、保不了乳。20多岁的阿丽(化名)就深有体会。阿丽1周前确诊乳腺癌,乳房里有多个病灶。“别的医生都说我只能全切加上乳房重建,可是我还很年轻,我好想保留自己的乳房,我想再到您这试试。”阿丽来到深圳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门诊找到胡泓主任,希望寻求进一步治疗方案。
给患者最好的治疗,一站式全流程多学科诊疗
阿丽进入一站式全流程多学科的乳腺癌诊疗模式。
胡泓主任带着阿丽到了隔壁乳腺放射专科门诊及超声专科门诊,“摇”了贾桂静主任和郑静主任一起帮忙,贾桂静主任根据外院的乳腺核磁发现病灶主要集中在乳房外象限约2-4点钟的范围,郑静主任拿起了超声探头,对阿丽的病灶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将所有的病灶在乳房表面的范围进行标记,胡泓主任根据标记范围考虑经过新辅助治疗待肿块缩小局限后,并非没有保乳的可能。
综合贾桂静主任和郑静主任的意见,胡泓主任介绍:“根据既往数据,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出现向心性退缩的概率超过60%,通过新辅助化疗可能缩小切除范围。化疗方案综合肿瘤内科专家的意见及最新临床试验结果,可以应用目前病理完全缓解率最高的化疗+免疫治疗方案。”
在经过乳腺外科、放射科、超声科及肿瘤内科等科室的细致评估和研讨后,阿丽于肿瘤内科开始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
经过6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阿丽肿物明显缩小,但是从乳腺核磁看仍存在额外的残留病灶。如何精确地定位到原病灶和残留病灶范围是手术的关键。和阿丽密切沟通并确定进行保乳手术后,在术前由超声科郑静主任精准定位患者所有病灶,注入亚甲蓝进确定病灶范围,主刀胡泓主任术中顺利找到病灶位置,最终达到完整切除,取得了阴性切缘,术中采取创伤最小的乳房外缘的局部推进皮瓣修复缺损,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在多学科诊疗的模式下,阿丽成功完成保乳手术,并继续接受术后放疗及内分泌治疗。
多学科合作,使患者获得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早在2014年,深圳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在深圳市率先成立乳腺癌诊疗的多学科MDT团队,在乳腺癌患者就诊伊始,便通过乳腺癌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定一整套包含乳腺癌病理及影像学诊断、肿物标记物定位、手术、术前新辅助或术后辅助化疗及靶向治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贯穿患者治疗全过程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并在治疗的过程适当根据患者的疗效及时调整,使患者获得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2016年,乳腺外科引进了美国乳腺癌专家团队。该团队共有9位专家,涵盖了乳腺肿瘤内科、外科、病理、影像、整形等多个领域,专家团队由分别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医学中心为主的乳腺癌多学科团队的顶尖教授组成。
多年来,美国专家团多次到深圳进行教学、手术演示、病例讨论、学术交流。深圳市医院MDT团队更是坚持与美国专家团队进行至少每月一次的乳腺癌疑难病例多学科视频会议,实时诊疗咨询讨论,这使得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患者能及时得到国外顶级专家的诊疗建议,真正做到一站式与国际接轨,使广大市民足不出深便能接受到国际顶级乳腺癌专家量身定制的最新的诊疗方案。
在传统的诊疗模式中,患者因“乳腺肿物”就诊,需奔波到不同科室就诊,依次是乳腺外科门诊、影像科、穿刺活检室及住院部。遇到疑难病例,患者还可能需要多次往返不同科室之间。而对于大型三甲综合医院,不同科室门诊位置分布于医院不同楼栋及楼层,这就给患者就诊带来巨大不变。
为了优化就诊体验,乳腺外科于2023年6月在门诊楼成立深圳市首个集乳腺外科、乳腺肿瘤内科、乳腺肿瘤放疗科、乳腺影像学、乳腺基因检测、乳腺癌术后护理的一站式全程化乳腺中心多学科门诊。
新成立的乳腺疾病诊疗中心,从就诊、彩超检查到穿刺活检,最快仅需不到1小时,而这在以往需要1-3天才能完成。遇到已有外院乳腺检查单提示BIRADS-4B类以上病变的患者,可随时申请加号。遇到确诊乳腺癌需要手术的患者,门诊医生到住院部启动快速通道,应收尽收。遇到疑难病例,不同多学科之间可实现实时会诊,及时转诊,真正让患者少跑路、早诊断、早治疗。从就诊、检查、住院治疗,化繁为简,体现“深圳速度”。
阿丽的顺利诊治,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得益于一站式全程化多学科的乳腺癌诊疗模式,但该模式的优势不止于此。全程化多学科诊疗模式在优化患者治疗方案的同时,可以提高乳腺癌治愈率。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均得到早期诊断并且接受最优化的个体化诊疗方案,这也直接体现在乳腺中心患者的预后。
根据既往5年乳腺癌患者的随访数据,乳腺中心经治的早期乳腺的5年无疾病生存高达93.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乳腺中心多年来乳腺癌患者保乳率长期保持在30%以上,今年达到51%,与欧美先进医院水平相当。保乳手术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尽可能保留患者乳房的美观,保障患者术后的身心健康。
患者出院后也可以方便找到她们的“靠山”。每位患者在完成术后治疗决策后都会领到属于自己的个体化方案“小红书”,即随访手册。“小红书”包含了患者的所有诊疗信息、治疗具体方案和复查随访项目及时间。无论患者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还是外院就诊、复查,凭借“小红书”均可以事半功倍,找到依靠。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评选的《广东省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优秀典型案例》,该评选共收集全省400多个案例,最终由专家确定30个优秀案例,《深圳市人民医院乳腺中心一站式全程化多学科的乳腺癌诊疗模式》成功入选。
如何预防乳腺癌?
据了解,我国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8.7岁,比欧美国家早了近10年;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其中35岁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占比超过10%,明显高于欧美发达国家。
胡泓主任提醒,通过乳腺超声、钼靶检查做乳腺癌筛查,做到早筛查早预防。此外,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以下方面:
控制体重,均衡饮食
建议低脂肪、加工肉和红肉含量低、水果和蔬菜含量高的 饮食,限制或避免饮酒:建议女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1杯。
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估计,25%-33%的癌症可归因于超重并且同时缺乏体力活动。有规律的锻炼可以防止肥胖和体重增加,降低性激素(包括雌激素)水平,并降低血 中胰岛素水平,这些均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
体力活动可以平均降低乳腺癌风险30%-40%。此外,体力活动不仅能减少患癌(如 乳腺癌)风险,还有助于预防心脏病,降低糖尿病风险。
建议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或两种方式结合),运动最好分布在整个星期内。
舒缓生活压力、控制不良情绪、避免频繁夜班
适当控制、舒缓生活压力,做好情绪管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避免频繁熬夜, 可能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通讯员 胡泓
编辑: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