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岁尾,回看全年,“融”字当选202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背后,“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之声不绝于耳,人们看到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
这一年,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在江门召开,兼有融通中外独特优势的广大华侨华人,成为中国与世界融通互进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世界也感受到一个活力满满的中国,捕捉到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积极信号,外资企业纷纷加码布局,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
岁末年终,有人以经贸、人文交流为媒,融通中外谱写文明互鉴新章,有人享受了大陆持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带来的红利,有人继续看好中国这片投资热土加速融入。
南都、N视频持续推出年度新闻回访策划“字述2023”,以选字的形式回顾年度事件和话题,回访新闻当事人和相关机构,回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第二个字是“融”。
“融”字以最高票当选202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新华社发
融合
12月8日,由两岸有关机构共同主办的202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结果在台北揭晓,“融”字以逾98万票当选。
“一个‘融’字,代表了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声,反映了两岸民众的朴素愿望和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可谓一字千言、众望所归。”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说。
回首2023,从举办海峡论坛、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海峡青年节、海峡两岸交流融合月等重要交流活动,到邀请岛内各领域、各界别人士来访大陆交流,再到印发《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两岸交流频繁,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进一步完善,为广大台胞台企融入大陆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平台,创造更好条件。
今年6月,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出席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大会时,对台湾青年寄语:“不论你们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到大陆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你们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做出一番事业。”
苏一舫。
全国台企联广东片区青委会主委苏一舫,是在祖国大陆成长奋斗近二十年的台商二代。2018年,他成为广州市首批申领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胞,定居广州,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担任珠宝品牌“石头记”总经理。
在苏一舫看来,两岸本来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唯有融合,台湾才会进步才有发展的空间。”这几天,苏一舫告诉南都记者,“石头记”今年的经营情况稳步提升,接下来他打算在线上线下同步加强推广,“特别在文旅板块,我们会加强旅游配套的开发合作。”
台湾中华妇女联合总会主任委员雷倩。南都记者 杨苓妍 摄
“越来越多的人在为两岸和平发展努力。”一年来,台湾中华妇女联合总会主任委员雷倩看到,金门和厦门已成两岸融合范例。回顾2023,她向南都记者表示,“金厦两门同安”代表着大家共同的心愿。
9月,雷倩曾来到广东中山,走进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与南都记者再次相见。她直言,希望两岸民众能围坐而谈,探讨民族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并惠及全球更多人。
“缺”字位列台湾2023年度代表字评选结果榜首,“融”字高票当选202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两岸友好人士一年来交流不断,说明越来越多台湾同胞认识到,唯有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方能解决台湾“缺”象丛生。
融入
不仅台胞台商看好大陆市场,在这里扎根创业赢得机遇,放眼世界,中国与世界互相融入,联系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外企看中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和优秀人力资源等综合优势,纷纷加码布局,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美资企业之一,目前,美国工业巨头霍尼韦尔所有业务集团均已落户中国。站在2023年末回顾,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告诉南都记者,今年,在世界经济形势较为复杂严峻的情况下,霍尼韦尔在中国的业务依旧获得持续发展。
余锋向南都记者表示,期待未来围绕自动化、未来航空和能源转型三大关键趋势,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共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之路,共同塑造数智低碳未来、共同助力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知名美企辉瑞全球生物制药商业集团中国区总裁彭振科(Jean-Christophe Pointeau)曾向南都记者介绍,过去两年间,辉瑞有12款产品先后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大大提升了患者对创新药品的可及性。
11月末,再有合作消息传来——辉瑞中国与广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未来,辉瑞将加快推进与广州合作项目落地建设,并谋划推进更多与广州长期深度合作的项目,引领带动更多生物医药企业来穗投资发展,助力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元素也随着经贸、人文等领域的交流,逐步融入全球。
当地时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如今,春节这一传承千载文明的传统节日,早已不只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巴西伯南布哥州累西腓市新春灯光秀。
今年1月,巴西伯南布哥州累西腓市和美国加州都迎来了将中国农历新年设为官方节日后的第一个春节。舞狮、功夫、舞蹈……精彩纷呈的新春汇演在累西腓市地标零点广场上演。
中国驻累西腓时任总领事严宇清曾告诉南都记者,累市有大批侨胞来自广东,他们组成的广东同乡会为增进中巴友好做了大量工作,充满浓浓乡愁的广东文化与广东韵味也在巴西得到传承。
又是一年新春临近,同处南半球、定居澳大利亚的广州舞者郭尧芊,正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演出忙碌着。
南都此前报道,自2009年旅居海外后,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的郭尧芊发挥专长,从事中国舞教学和编舞师的工作。她曾受邀参加澳大利亚国庆节,在墨尔本艺术文化活动的舞台上展示中国舞蹈的魅力。
郭尧芊在回访中告诉南都记者,在即将到来的跨年夜上,她再次受到当地市政厅的邀请表演中国舞。龙年春节,她也提前收到了很多当地学校、老人院的邀请,进行中国舞的宣传和表演。
现在,郭尧芊的舞蹈班上有来自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学生,虽然他们不会中文,却被中国舞的魅力深深吸引。“我向他们教授舞蹈动作的同时,也把中国过年贴春联、写福字、挂中国结的传统告诉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融通
一直以来,扎根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在中外融通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汇聚侨力量,圆梦大湾区”。5月,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在侨乡江门拉开帷幕。
“即便走遍天涯海角,每个华侨华人心中都扯着一根无形的线。无数华侨华人线织在一起,就是中国人用情感编织的血脉之网。”在大会现场相遇时,西班牙中国文化教育促进会会长张忠民对南都记者说。
自2000年前往西班牙工作定居以来,张忠民的大半精力都投入于在西班牙马德里唐人街创立的马德里爱华中文学校。自建校起,张忠民就非常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播,长期开设中华知识大讲堂,为学生讲解中国历史、地理和文化。学校每年也会举办中国文化活动。
“广东书屋”在马德里爱华中文学校落户。
今年春节期间,“广东书屋”落户爱华学校,张忠民告诉南都记者,学校现在设置了“读书月”活动,鼓励每个学生每个月借书并写读后感,学校与广东在华文教育合作领域共同书写新篇章。
“我们今年专门开设了侨批课,教学生们写侨批,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学生要爱家乡爱家人。”张忠民年底接受南都记者回访时介绍道。
还有一批中国年轻人走出国门,以多样的形式创意表达,让中国文化与世界融通互进。
张大碗子(左)与马斯克母亲梅耶·马斯克(中)合影。
自2019年开启自媒体生涯,现居美国的博主张大碗子,凭借诙谐幽默的短视频风格,已在全网收获了超过800万粉丝。
2020年,张大碗子参与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平行森林》上线,这是一部符合国际视角且带有中国悬疑故事特点的影片。第二年,她向粉丝宣布了自己作为制片人在美国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美国版《平行森林》,有多位美国知名演员加盟。
今年12月25日,张大碗子告诉南都记者,她和团队正忙着美国版《平行森林》在当地上映的相关事宜,同时也在推动该电影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上映。“近期还计划拍迷你剧并在海外播出,正在打磨剧本中。”
在她看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原创剧本得到外国人的认可,双方达成共识,并决定翻拍作品,这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
如其所言,“做这部电影,希望把中国的故事带到海外去。”
年度新闻回访策划“字述2023”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张倩寒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翁安琪 何嘉慧 梁令菲 杨苓妍 彭雨欣
编辑:张倩寒,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字述2023”年度新闻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