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 -17日,由五邑大学、广东巴拿赫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公共网络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应急技术研究中心等联合主办,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暨南大学金融工程研究所联合承办的“第十二届应急管理科学家论坛暨企业数字化转型风险防控论坛”在五邑大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共邀请到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等海内外30多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医疗机构和企业等180多位科学家、学者、企业家、高校教师和硕博士生等与会,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下的应急管理与风险管理”。本届论坛共进行了20场首席科学家论坛、首席应急专家论坛、中青年科学家论坛和应急企业家论坛,还进行了33场青年学者优秀论文竞赛和科技创新成果大赛。
开幕式上,本届论坛大会主席、五邑大学党委书记栾天罡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他对各位专家学者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论坛组委会的高度信任和悉心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五邑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以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落户五邑大学为重要契机,大力开展防灾减灾人才培养工作。期待在各位专家学者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提升五邑大学的应急管理学术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发表讲话。他表示,广东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五邑大学肩负着支撑广东安全与发展的任务,也承担着服务我国与太平洋岛共同防灾减灾的国家任务,在这里召开第12届应急管理科学家论坛暨企业数字化转型风险防控论坛,非常有意义。开幕式由本系列论坛发起人、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庞素琳主持。她表示,我国在应急管理方面有独特的应急管理技术和模式,在企业数字化大转型的浪潮下,希望应急管理和安全管理能够为生产安全和科技产业安全的发展赋能,努力构建强大的安全体系,构建完善的数字化的产业链,培育数字化生态,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本届论坛邀请到应急管理与数字化转型风险管理领域一批著名科学家、院士、国家杰青等优秀的科学家、顶级专家、中青年学者和应急企业家,为论坛带来极被关注、至前沿、至热点的研讨主题。首席科学家为:范维澄院士(清华大学)、许强教授(成都理工大学)、赵建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张振刚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首席应急专家为:李国胜教授级高工(广东省政府第四届应急管理专家自然灾害组)、何本华教授(防灾减灾学院)、瞿红鹰院长(广东省应急医院)。
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主题论坛有8场大会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院士分享了“安全应急科技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范院士从国家战略发展布局、公共安全科技发展目标、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城市安全重大风险预报预警、国家安全韧性建设、快速城镇化与经济的转型升级等角度进行综合深入分析,阐述了安全应急科技学科与产业的发展重要性。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许强教授报告“现代技术在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中的应用”,他长期身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一线,围绕西部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隐蔽性强的难题,率先构建了地质灾害“三查”体系,将InSAR、LiDAR和贴近摄影等空天地一体化技术运用于复杂山区精细探测中,极大提高隐蔽性灾害识别精度,通过研发核心预警模型算法和平台系统,实现了甘肃、贵州等地区的10余处滑坡灾害精准预警以及对大型滑坡灾害的提前主动防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赵建良教授报告“区块链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初探”,他举例并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可以在应急管理中发挥多种作用,如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一种不可篡改的数据存储方式,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在应急管理中,这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避免因信息误导而做出错误的决策。防灾减灾学院联合党委委员何本华教授报告“应急管理坐标:从预见到遇见”,报告强化“时间坐标”和“风险管理”观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历史调查分析,加强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的“预见”,对规划体系、应急预案体系、法律法规规章等规章制度、标准体系、指标体系,领导责任、监管责任、行业管理责任、主体责任、协同任等作出制度性安排和责任落实,做到“心中有数”,“脑中有谱”,不断提高事前防御能力水平,减少“遇见”突发事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原副局长李国胜教授级高工报告“对广州未来会否发生地震的研判与建议”,他系统总结论述了广州近2000年来地震发生的时间、特点、震级大小及破坏程度,从广州的地质构造及地质应力的释放情况、广州的地理位置及重力加速度值等重点剖析了地震发生的概率大小。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彭敏晶教授报告“钢结构六面体的模块化应急救援系统研究与应用”,他针对太平洋岛国面临的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风险时的救援距离远、物资准备时间长、需求时间紧迫的问题,基于模块化理论,设计了钢结构六面体的应急救援系统。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戴胜利教授报告了“中国古代的危机管理思想”,主要从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主要关注的维度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倡导学界要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发掘、传承、创新,让中国的优秀文化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任国友教授报告“中国式应急管理现代化的认知逻辑和实践探索”,他提出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逻辑四维度”,中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主线是以理念变革引领体系和能力变革,进而推进应急管理理念、体系和能力“三重现代化”。广州市易纬电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冬梅报告“用科创的力量赋能城市数字应急”,她认为在日益复杂和动态的城市环境中,应对突发事件和应急情况成为了城市管理者和居民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而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城市数字应急能力提升的关键力量。
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主题论坛有3场大会报告。华南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张振刚教授分享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治理研究”,他分析了人工智能的预测与重构场景的能力,结合典型事例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社会治理方面所带来的巨大赋能力量。广东省公共网络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应急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庞素琳教授带来很有趣的报告“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失联客户递归搜索算法与应用”。她发明一种移动社交同心圆簇网络,创新提出基于移动社交同心圆簇网络的失联人顺序队列链查找方法,用来确定失联人与其家族成员的关系紧密度,顺序队列链来对失联人进行查找和追踪,为公安追查罪犯、银行追踪失联人、家庭寻找失联的孩子提供有效可行的科学方法。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原副院长李伟权教授报告“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公共场所供电用电安全管理问题”,他认为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公共场所供电与用电智慧管理体系,打造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需求侧管理平台,实现供电用电安全数据全采集和传输,将供电用电安全数据信息化并进行有机互联、融合、基于电网数字孪生平台建设“现代化供电服务体系”,构建满安全监管需求的设施管理体系。
智慧医疗健康管理主题论坛有2场大会报告。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瞿红鹰教授分享了“全场景智能体医院应急与风险管理实践”。他介绍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建成全国首家全场景智能体医院,通过“五大智慧应用场景”——5G智慧管理、5G智慧安防消防、5G+院前急救、5G智慧感控、智慧成本核算,切实改善应急与风险管理问题,引领全国智慧医院建设。美国VMedical公司/深圳百通力鑫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裕博士报告“人工智能(AI)与智慧医疗和大健康管理系统”,他建立个人健康信息图谱库,管理系统把用户、医疗、和医生统一起来,构建一个无缝有效的健康管理和治疗体系。做到个人健康的长期跟踪和管理,可异常自动提醒,一键报警急救。用于健康跟踪、亚健康管理、疾病预警、异常提醒、和建议及时就医等。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城市韧性建设主题论坛有5场大会报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张顺明教授做了“智能时代金融研究”的报告,金融数据从低频到高频、从低维到高维、非结构化到结构化、传统到另类的变化,使得金融研究越来越依赖技术进步,金融研究正在进行新一轮技术革新,冲击金融科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唐攀教授报告“超特大城市系统性安全风险及其治理组织网络的设计与优化”,他构建灾害演化与灾害应对相耦合的多层网络,选取深圳A区台风灾害治理组织网络为实证对象,运用ERGM分析方法测量中国市辖区灾害治理场景下组织间合作关系形成的影响机制,科学揭示了面向灾害演化过程的应急管理跨组织合作的内在机理。西南财经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寇纲教授报告“联合属性与结构信息的图对比学习,他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属性保留对比学习模块,调整最终对比视图之间的互信息水平。该模块能够有效地捕捉属性视图和局部结构视图的丰富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框架在多个真实世界数据集上相对于基准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性能。南京工业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陈庭强教授报告“考虑碳排放信息披露与绿色偏好的企业间流动性风险传染”,他通过全局博弈视角,以共同债权人群体的投资信念异质性和相互学习行为为基础,刻画了减排技术创新企业在碳排放信息披露程度、投资者行为偏好的影响下所承担的流动性风险以及风险的传染机制。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原副院长蔡翔教授报告“数字技术与技术鸿沟: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他利用2010-2021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层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数字经济的影响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前沿国家的技术差距总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非线性变化,经历了由技术鸿沟到技术追赶的转变;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部分沿线国家的技术追赶存在“小国困境”,平均规模较大的沿线欧洲和亚洲国家相较于平均规模较小的沿线非洲和南美洲国家能够更早实现技术追赶。
此外,还举行了来自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五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西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高校参与的33场优秀论文竞赛和优秀成果大赛。每篇参赛论文经过3位外审专家评审和2位现场专家听PPT汇报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和“三等奖”10名。颁奖会上还颁发“优秀成果奖”和论坛最高荣誉奖“明珠奖”:张茂军教授(第3枚)、庞素琳教授(第4枚)和吴先华教授(第5枚)。
在本届论坛上,与会专家对数字化转型下的应急管理与风险管理以及社会关注的应急救援管理、安全应急科技管理、智慧医疗健康管理、社会治理与韧性城市建设、企业转型与数字经济等重大热点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据悉,论坛主办单位五邑大学及其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瞄准国家应急战略前沿,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开展应急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突显特色,已招收106名应急专业本科生。本次论坛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使命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方法,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论坛在热烈的学术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
论坛结束后,在江门市江海区应急管理局郑贞炬同志陪同下,暨南大学金融工程研究所和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调研江门市应急产业园和江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推广
编辑:许文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