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以下简称“新版医保目录”)正式实施。作为本次新版医保目录中糖尿病领域唯一新增报销的注射类药物,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注射液(I)/(II)(赛益宁)于1月2日在广州市开出医保首方。
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注射液(I)(赛益宁)
降糖“中国方案”进医保,患者负担显著降低
据悉,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注射液(I)/(II)于2023年1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不到一年时间便完成了获批、上市和进医保的“三级跳”。不断更新的“中国速度”大幅提高了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同时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支付负担。
糖尿病患者罗女士表示:“我患糖尿病很多年,每天服用好几种药物,血糖控制水平仍然不理想。今年创新药物复方制剂纳入医保,医院可以配到,而且还能医保报销,减轻了经济负担,非常感谢国家不断将更多好药新药纳入医保。”
“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复方制剂,打一针能够兼顾整体血糖的控制,其中的甘精胰岛素能有效控制空腹血糖,利司那肽能管控餐后血糖,一针双效能够达到更理想的血糖控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延兵教授表示,糖尿病的药物基本上都要长期使用,纳入医保后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治疗和经济负担,也有利于长期治疗的综合获益。
李延兵教授问诊中
目前,中国糖尿病相关医疗支出排名全球第二,预计到2025年,我国糖尿病相关医疗费用支持将达2.5万亿元。记者获悉,新版医保目录新增126种药品,平均降价61.7%。其中,糖尿病领域用药新增8种。据统计,新版医保目录里糖尿病西药总数达82种,较2017年新增一倍。截至2023年10月底,过去5年新纳入医保目录的糖尿病用药累计报销近1亿人次,累计为患者减负479.5亿元,平均每人次减负511.7元。
依托全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障网,让创新药触手可及
据了解,我国糖尿病人群超过1.4亿,血糖达标率不足50%。研究显示,血糖异常患者中,超半数存在空腹血糖升高的情况,约80%的患者伴有餐后血糖升高,空腹和餐后血糖“双高”。不仅加剧患者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等并发症风险。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家庭、医疗机构和国家的负担。
“如果血糖长期处于一个失控的状态就会引起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血糖管控要强调总体控制,既要重视空腹血糖,也要兼顾餐后血糖的管理。特别是针对我们国家的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中的碳水化合物占比较高,所造成的餐后血糖波动也特别大,而且我们患者的胰岛功能相对储备更差一些,也容易造成餐后血糖的波动。如果能同时兼顾空腹及餐后血糖管理,血糖达标率大概能达到90%以上。”李延兵教授介绍,本次医保中新增的复方制剂,一天打一针能够整体控制血糖,并兼顾对心肾的保护,在医保的支持下也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可以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
自医改实施以来,我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同时,国家也在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水平,并在推进建立普通门诊统筹中继续强调待遇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随着新一版医保目录落地,基层糖尿病患者也能同步用上创新药。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梁贝黎
编辑:曾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