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宋凌燕 发自北京 日前,教育部在官网公示了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名单,公示期为2024年1月2日至2024年1月8日。
据悉,2023年12月18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通知》(教基厅函〔2023〕30号),半个月后,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共推荐了63个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189所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
名单显示,广东省有两个区、六所学校入选。两个区是广州市越秀区和佛山市南海区,六所学校分别为: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广州番禺中学附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紫金县蓝塘镇中心小学、东莞市大朗镇黄草朗小学。
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教师曾令之执教五年级美术课《中西合璧的开平碉楼》。2023年12月20日下午,2023年广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成果推广会暨广州市天河区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项目成果展示活动——小学课堂教学展示,在天河区华阳小学举行。南都记者 冯宙峰 摄
根据前述《通知》,设立实验区、实验校,是为了深入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着力解决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探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实践模式,总结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在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
其中,实验区的工作任务包括做好区域课程规划与实施管理、统筹推进区域教学改革、改进区域教育教学评价、强化教研支撑、推进数字化赋能、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指导实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等。实验校则以学校为单位,完成与实验区类似的工作任务。
南都记者注意到,关于改进教育评价,实验区要研究制定适合区域实际情况的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方案。指导学校落实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评价和考试评价,注重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好考试与作业管理,提高命题质量,合理运用考试结果,严控作业总量,学生学业负担得到明显减轻,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开展优质作业展示交流。
实验校则要坚持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探索实施基于证据的评价、增值性评价、协商式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严控作业总量,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设计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
编辑:梁建忠